雙城交流計劃鼓勵創意 提出前瞻性構思 京港青年共繪文化區藍圖

●雙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計劃故宮博物院交流活動在北京故宮舉行。 香港文匯報記者江鑫嫻 攝
●雙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計劃故宮博物院交流活動在北京故宮舉行。 香港文匯報記者江鑫嫻 攝

  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主辦的第四屆雙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計劃昨日在北京舉行焦點活動——16位參與計劃的京港大學生齊聚北京故宮博物院,與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等就「青年眼中的文化區未來」這一主題,展開了一場深度對話。京港大學生還分組從創新視角出發,圍繞數碼敘事、觀眾互動及文化品牌建立等議題深入分享,為城市文化區的未來發展貢獻青年智慧。●香港文匯報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

  據悉,今次計劃由太古地產擔任首席贊助,並獲故宮博物院和香港特區政府駐京辦支持。計劃以「青年眼中的文化區未來」為主題,聚焦城市文化區的發展形態。7月初起,16位獲選的京港大專院校優秀學生在香港、北京及上海等地,展開為期兩個月的深度文化交流與實踐,以多樣化的探訪學習模式,深入了解不同城市文化區的規劃建設及發展現狀,洞察未來發展趨勢。

  倡建青年藝術家展示平台

  王旭東以《故宮的世界 世界的故宮》為題作主題演講,介紹了故宮博物院的使命、開展的各項工作,以及對未來的願景。隨後,來自香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的同學們,結合在京港兩地的學習與實習經驗,從創新視角出發,圍繞數碼敘事、觀眾互動及文化品牌建立等議題,深入分享他們的想法。他們建議文化區着力搭建青年藝術家展示平台,並透過整合文化區內各場地資源優化觀眾流量,以營造更具吸引力的文化體驗空間,亦能更有效地延長訪客停留時間。同時,同學們還強調了文化區發展需重視與基層社區的連結,以促進文化共融及深化社區參與。

  王旭東為同學們的創意點讚。他表示,故宮博物院不僅肩負守護文化遺產的重要使命,更致力於推動文化創新與對話。這項意義非凡的計劃為青年人才提供了寶貴的機會,讓他們在探索文化機構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將創意應用於實際挑戰上,為文化區發展注入新視野與活力。期待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進一步深化合作,攜手培育文化人才,實踐推動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共同使命。

  吳志華表示,在故宮博物院及太古地產的持續支持下,第四屆雙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計劃鼓勵學生透過創意、社區參與以及創新思維,共同構想文化區的未來。計劃充分體現博物館致力培育文化領袖的使命,並透過跨地域合作,推動可持續的城市文化發展。「我們樂見學生積極探索文化議題的多重面向,提出具前瞻性與實踐性的構思,不但展現了年輕一代的文化抱負,更體現出他們對不同城市文化生態的機遇和挑戰的深刻洞察。」

  了解產權品牌營運商品開發

  在分享結束後,同學們還赴故宮文創融合館,與文創事業部的代表進行交流,加深對文化知識產權、品牌營運及文創商品開發等具體工作的了解。此外,學生亦參觀了數字與信息部的「故宮·騰訊聯合創新實驗室」,了解數字技術在傳統文化展示及提升觀眾互動體驗方面的應用。

  據介紹,北京行程期間,同學們還與多位藝術及文化界別專家展開富啟發性的交流對話,並於北京太古坊、三里屯太古里和798藝術區等城市地標考察。他們後續將前往上海,深入了解上海多元的文化景觀與發展脈絡,為文化探索之旅劃上圓滿句號。

  京港大學生西九文化區創新建議

  西九五行遊:通過西九五行五感導覽圖,制定專屬西九路線,助訪客在西九文化區自由活動與停留

  創作WestK「子」品牌小K:改變人們在西九的藝文活動習慣以及對整體園區的印象

  藝術展覽的網絡空間創新:通過數字科技為本地、內地及國際青年藝術家在西九提供一個交流平台

  讓西九體現更多本地特色:通過街頭展覽、街巷故事等,讓本地居民了解西九、對西九感興趣而去西九,用社區關係傳播讓西九成為居民的生活場景之一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江鑫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