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企對前景信心穩定 92%中小企繼續投資 渣打調查:重點着眼數碼轉型 積極提升長期競爭力


美國總統特朗普自4月起向全球多國發動關稅大戰,為香港中小企的經營帶來挑戰。儘管如此,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下稱生產力局)昨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香港企業信心依然保持謹慎而穩定,展現出迎難而上的精神,92%受訪中小企表示會在本季維持或增加投資。渣打銀行大中華及北亞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昨表示,雖然預期下半年香港經濟增長表現將會較上半年溫和,但特區政府透過舉辦國際體育賽事、大型演唱會等盛事成功吸引旅客訪港,推動香港經濟發展。●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健樂
生產力局昨公布第三季「渣打香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結果顯示,綜合營商指數按季下跌3.3,跌至40.5。儘管如此,香港中小企持續展現適應力,多個主要行業保持平穩發展。其中「建造業」(42.3,按季上升2.6)及「住宿及膳食服務業」(42.9,按季上升1.7)均錄得升幅,增長主要受惠於政府大型基建項目陸續落成,例如啟德體育園等標誌性工程,因為相關基建不僅帶動建造業需求,而且場所落成啟用後,香港可以透過舉辦多項國際體育賽事與大型演唱會等盛事,藉以吸引海內外旅客訪港。另外,香港旅遊業積極拓展深度遊及主題旅遊產品,亦為住宿、餐飲等相關行業提供支持,形成良性循環。
投資意向升至近7年高位
調查還顯示,特區政府近年銳意拓展新型工業,以增加香港的產業多元化,第三季「製造業」表現尤為突出,環球經濟指數提升1.4點,投資意向更增長3.5點,升至近7年以來的高位,顯示企業對比過往更願意投放資源拓展業務,同時重視研發投入。
在整體投資趨勢方面,超過九成(92%)受訪中小企表示會在本季維持或增加投資,當中,有5%中小企甚至表示會增加投資額。最多中小企預期本季增加投資的重點投放於數碼轉型項目,如「資訊科技系統」、「線上巿場推廣」、「與電子商務或數碼科技相關的培訓」、「機器及設備」及「整體員工培訓」,顯示企業正積極提升長期競爭力。
劉健恒指出,是次調查於7月進行,而當時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充滿不確定性,因此影響指數表現,但隨着8月美國與全球多國陸續達成貿易協議與關稅休戰協議,部分不明朗因素得以消退。他續指,香港特區政府透過持續舉辦國際體育賽事、大型演唱會等盛事成功吸引旅客訪港,推動香港經濟發展,因此大家對香港經濟後續表現不應過度悲觀。
市場最憂慮競爭加劇
另一方面,生產力局表示是次專題調查探討本地中小企面臨的營商挑戰,以及對「出海」的看法。調查結果顯示,本地中小企正面臨多重的營商挑戰,主要包括市場競爭加劇(50%)、關稅政策不穩定(40%)及進出口成本/員工薪金上升(37%)。另外,調查發現目前已經在香港境外進行產品製造或生產、產品研發或檢測、專業服務和產品或服務銷售的中小企分別佔75%、63%、10%和25%,這些業務主要集中在內地。
至於在出海計劃方面,16%受訪中小企已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出海,另有18%正在考慮中。在已計劃出海的中小企中,較多傾向於拓展至內地(59%)或亞洲地區(42%)。無論是已經出海還是正在考慮出海的企業,都認為「不熟悉當地法規、規劃或政策」和「找不到當地的商業夥伴」是出海過程中面臨的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