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匯款單裏的愛國赤誠
抗戰期間,各地華僑積極發動抗日捐款、捐獻軍需物資、認購救國公債、增寄戰時僑匯。不論是華僑小朋友寄給戰場戰士兩元錢的真摯,還是余氏家族成員從加拿大、美國紐約、檀香山各埠每人二十元、一百元、一千元不等匯集的賑濟祖國家鄉捐款,抑或是夾雜在一封封僑批字裏行間對家國的懷念牽掛……這些點點滴滴都是華僑們的赤子之心、愛國之情。
展廳中,一張前線戰士正在閱讀信件的照片讓人感動。1939年海外華僑小學生寫信鼓勵前線將士:「祝您努力為國,收回失地!敬獻國幣二元,請不要客氣的收了吧!」並隨信捐贈了2元國幣。想來,在戰火中閱讀信件的戰士更是倍感鼓舞吧!走過一件件展品,仔細品讀海外華僑的英勇事跡,記者深深感受到華僑抗戰的故事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在危難時刻最集中、最壯烈的體現,是「愛國、愛鄉、愛家人」精神內核在血與火中的昇華。抗戰烽煙中,海外僑胞跨越重洋、共赴國難,用生命踐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誓言。南洋華僑機工馳援滇緬生命線,美國華僑飛行員血灑長空,更有提供戰時服務的華僑救護隊、服務團以及慰勞團,他們用赤子之心熔鑄成救亡圖存的鋼鐵長城,譜寫了中華兒女共禦外侮的壯麗史詩。在戰場硝煙中,還有不少華僑記者深入抗戰前線,及時報道戰況,傳遞重要信息,鼓舞了海外僑社為國捐輸的士氣,堅定了僑胞們抗戰必勝的信念。
80年光陰流轉,當盧溝橋的槍聲已隨歲月淡去,航空救國的飛機跑道被塵埃覆蓋,南僑機工的背影隱入歷史深處,海外華僑在抗日烽火中鑄就的精神豐碑卻愈發巍峨。站在抗戰勝利80周年的歷史節點回望,那場戰爭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日本投降書」上的墨痕,還有華僑群體書寫的不朽傳奇。每一寸國土的收復,每一次戰場上的勝利,都浸染着華僑與祖國人民的共同熱血。這場持續14年的民族抗爭,是中華民族用血肉築起的悲壯史詩,也是海外遊子與祖國命運相連的深刻見證。他們跨越山海的愛國之心,在戰火淬煉中熔鑄成「萬里同心」的精神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