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十五運會開幕式總導演郎昆接受本報獨家專訪:舞台妙用「3R」融合AI 機器人表演穿越千年

●開幕式主創團隊在進行創作研討。
●開幕式主創團隊在進行創作研討。

●工人在搭建開幕式舞台。
●工人在搭建開幕式舞台。

●開幕式舉辦地廣東奧體中心將製造一片「大海」。
●開幕式舉辦地廣東奧體中心將製造一片「大海」。

●郎昆
●郎昆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下稱十五運會)開幕式將於11月9日舉行,主創團隊於8月正式進駐廣東奧體中心展開現場排練。近日,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開幕式總導演郎昆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科技運用有望成為十五運會開幕式帶給大家最深刻的記憶點,低空飛行、機器人、「3R」……多種「黑科技」將在亮相的類型、內容和形式上實現多個全國乃至全球「首創」,以創新科技為載體,開幕式現場將「畫出最大的同心圓」,使得「融合」成為最大亮點。通過「體育+藝術+科技」,開幕式將盡顯國際水平、中國氣派、嶺南風韻和灣區魅力,給觀眾帶來極致視聽體驗,引發強烈的文化共振與情感共鳴。●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 圖:香港文匯報廣州傳真

  郎昆認為,對大型綜合運動會而言,開幕式的成功意味着賽會已成功一半。近年來,無論是奧運會還是全運會,各類大型賽會開幕式科技元素愈發豐富。廣東是科技大省,粵港澳大灣區是開放前沿,創新土壤豐沃,十五運會開幕式必然成為展示前沿科技的重要窗口。

  如今,沉浸式觀演已成為趨勢。郎昆透露, 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MR(混合現實)這「3R」將會深度運用於本屆全運會開幕式。

  「如何通過『3R』技術結合AI運用,讓十五運會開幕式節目內容比過往大型開幕式的效果呈現更真實、更精細,主創團隊為此花了很大功夫。通過努力,我們爭取不讓場內場外觀眾失望。」郎昆說。

  低空飛行和機器人技術的運用同樣值得期待。過去幾年,低空裝備與技術發展獲得質的飛躍,廣東是低空經濟、智能機器人第一大省,廣州又是頭部城市,已經具備滿足大型賽會開幕式創作的條件。郎昆表示,以上科技如何運用於開幕式表演,主創團隊已經有了獨特方案。

  「機器人運用方面,呈現方式將和以往我們常見的大不一樣,11月9日,機器人參與將是古今交融、跨越千年的創新表演。」郎昆自信說道。

  展現三地共享一片大海

  在他看來,開幕式不是展覽會,一系列中國特別是大灣區「黑科技」的運用,不僅僅是為了展示科技創新成果,更不是單純追求「視覺震撼」,其核心是以科技為載體,彰顯中華文明、嶺南文化與港澳特色。

  「圍繞這一核心,我們將在開幕式現場勾勒出一個『最大的同心圓』,展現大灣區融合之力,以及中國人的團結、自信。」郎昆說。

  粵港澳三地共享一片大海,如何把大灣區海洋文化引入到開幕式現場,這是主創團隊攻克的一道難題。郎昆透露,開幕式現場將呈現一片「有模有樣」的大海,更會有前所未見的海洋主題項目與表現形式,值得觀眾期待。

  開幕式上,粵港澳三地共升國旗,也將是一個大亮點,會創造全運會歷史。

  「廣州開幕式現場、香港、澳門三地同時升國旗、同唱國歌,時間要嚴格控制在國歌官方錄音版本規定的46秒,不能多也不能少,哪怕零點零幾秒的誤差也不容許出現,這是本屆全運會的亮點,也是挑戰。」郎昆說。

  「開幕式上的『融合』,還體現在多方面,比如節目設計體現三地元素和特色、三地演職人員共同參與、運動員的聯合入場等。」郎昆說,通過系列呈現,「同心圓」將從廣東奧體中心延伸整個大灣區、全中國,以及海外華人華僑群體。

  開幕式看點

  ▶深度運用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MR(混合現實)

  ▶運用低空飛行和機器人技術

  ▶把大灣區海洋文化引入到開幕式,現場將呈現一片「有模有樣」的大海,更會有前所未見的海洋主題項目與表現形式

  ▶粵港澳同步升國旗唱國歌,時間要嚴格控制在國歌官方錄音版本規定的46秒

  ▶廣東奧體中心營造出「飄帶」般的視覺效果

  ▶開幕式上,粵港澳三地運動員同時入場時,引導員的服裝將是一個亮點;屆時,服裝上的紅色木棉花、紫色紫荊花和綠色蓮花,互相映襯,十分靚麗、顯眼;這三種花及其顏色,將貫穿整個開幕式

  ▶開幕式的燈光,將大量使用投影技術,而它呈現的投影效果,也將和以往大不一樣

  開幕式籌備進度表

  8月初,製作團隊繼續在廣東奧體中心做工程及搭建

  9月初,全部人員、設備到齊

  10月初,開幕式總聯排

  10月中旬,全要素綵排

  11月9日,開幕式正式舉行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