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新策】從巴菲特投資哲學 看基金配置穩健之道

●「價值投資」被視為巴菲特致富心法。資料圖片
●「價值投資」被視為巴菲特致富心法。資料圖片

  IPP Financial Advisers Limited董事 彭永東

  談及「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想必眾多投資者對此名號並不陌生。作為全球頂尖的投資大師之一,他堅守「價值投資」的核心理念─發掘那些被市場低估卻蘊藏長期成長潛力的企業,並耐心持有,以時間的積累換取豐厚的回報。

  巴菲特強調的是一種以穩健、審慎及理性為基礎的投資策略。他曾言:「投資不是看今天市場的熱度,而是看十年後這間公司是否仍然賺錢。」這種深遠的洞察力,對於廣大投資者而言,無疑極具參考價值。尤其在規劃強積金或中長期基金組合時,我們應避免抱持「短炒」的心態,轉而以宏觀且長遠的視角進行策略性部署。

  投資需理解資產價值

  巴菲特經常強調,投資與投機之間最根本的區別,在於是否真正理解所購入資產的內在價值。他堅信穩定性遠勝於短暫的刺激,並指出「最好的投資回報,往往來自不急於求成的耐性」。的確如此,當市場上充斥着高風險、嶄新概念的產品(例如加密貨幣、主題基金)時,投資者更應回歸到基本面分析,仔細審視該資產的質素。市場上偶爾會傳出巴菲特減持某些科技股的消息,這很容易被外界誤讀為他對這些企業前景不再看好。然而,事實上,他的減持行為並不意味着對企業未來抱持完全悲觀的態度。以蘋果公司為例,儘管巴菲特曾對其股份進行過減持,但蘋果的股價依然屢創新高,這充分反映了市場對該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續信心。

  綜合巴菲特投資哲學,延伸至大眾的基金投資配置,四大要點可參考:

  配置適量科技基金:儘管巴菲特對新興投資相對審慎,但筆者認為科技股於未來經濟中的角色日趨重要。根據過去5年數據,美國科技板塊指數累積升幅超過100%。年輕投資者,投資期較長,可考慮配置10%至20%於科技相關基金,捕捉增長潛力。

  多元組合:巴郡本身就是一個多元化組合:涵蓋保險、鐵路、能源、金融等,將資產分布於不同地區、行業及資產類別,例如股票、債券、混合資產基金等,分散風險,減低單一市場波動對整體組合的影響。

  長線部署:應以5年或以上為投資年期目標,比如說強積金或長線基金適合用作長期儲蓄投資工具,無須頻繁買賣。

  定期檢視及調整組合:經濟環境不斷轉變,投資者應每年檢視投資組合表現及風險承受能力,並適時作出調整。

  無論是強積金或是其他形式的基金投資計劃,只要秉持穩健的心態,審慎地進行選擇並堅持不懈,相信每位投資者都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逐步累積起穩定的回報。「投資的本質,是以合理價格買入優質資產,並長期持有。」這句話,可以說是巴菲特投資哲學的精髓所在,也可作為我們在建構基金組合時的方向。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