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規管專題系列三】放寬監管無視社會責任 美硬推AI向科企「送大禮」
資源短缺下仍配予數據中心 簡化審批開發模型不設限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後,一直尋求放寬對科企的監管。美國白宮上月發布「人工智能(AI)行動計劃」,列出特朗普政府未來將採取的數十項聯邦政策行動。分析認為,此舉意味着特朗普政府撤銷前總統拜登政府時期的多項政策,並放寬對AI發展的監管措施。有關做法引起各界憂慮,批評特朗普是向科企巨頭「送大禮」及「變相饋贈」 。
特朗普同時亦簽署多項相關行政令,涉及推動數據中心的快速建設、出口美國AI產品等,其中一項還要求「在聯邦政府內阻止『覺醒』式AI」。特朗普揚言相關行動必然令美國贏得AI競賽,但專家批評指出,這將減緩美國創新的腳步。
白宮發布的文件顯示,特朗普政府擬廢除被其視為阻礙創新的監管規定,包括涉及「多樣性、公平性、包容性」(DEI)政策和應對氣候變化的環保措施,相關措施均為拜登政府時期的標誌性舉措。文件認為,美國聯邦政府不應將AI相關撥款分配給那些制訂繁瑣法規、浪費資金的州份,建議聯邦機構在撥款決策時,考量各州的AI監管環境,若該州AI監管制度可能妨礙資金使用效益,則應限制撥款。
特朗普強調,不能用「愚蠢甚至荒謬」的規則來阻擋科技進步,管理AI的規則必須是明智的。白宮官員表示,行動計劃參考來自個人和私營部門等逾一萬份回覆,旨在消除AI發展中面臨的「官僚繁文縟節」,其呼籲簡化數據中心、半導體製造設施和能源基礎設施的審批流程,並試圖透過出口包括AI模型、軟件和硬件設施等,讓美國科技成為全球標準。
操之過急衝擊就業
然而有聲音批評特朗普政府並未考慮社會責任。共和黨眾議員格林在社媒X發文,指特朗普政府在「幾乎沒有任何護欄和限制」的情況下,迅速在全國範圍內推廣AI,將衝擊就業、造成大規模貧困。「該法案還威脅要扣留監管AI州份的聯邦資金,這對於聯邦體系來說是一個全面的威脅。」
數據中心如「用水黑洞」
此外,由於數據中心的伺服器產生大量熱量,需用冷卻裝置降溫,而冷卻裝置耗水量巨大,每天可達數百萬加侖,相當於一個城鎮的每日用水量。格林因此批評特朗普只顧大舉興建數據中心等設施,沒有考慮其對水資源的影響。她形容數據中心是「用水黑洞」,在各州各縣因供水問題鬧得不可開交之際,放寬AI政策必將反噬。
另一方面,白宮還表示聯邦政府各部門領導者將只採購「不帶偏見」的大型語言模型,要求其「探尋真相」、「保持意識形態中立」,並稱聯邦政府將藉此確保美國人獲得「可靠、客觀的」信息,阻止「帶偏見或誤導」的輸出信息傳播。
然而專家表示,由於「偏見」的定義尚不明確,執行此類規定可能頗具挑戰性,也可能減緩創新步伐。非牟利研究機構艾倫AI研究所前行政總裁愛茲安尼表示,「這類事情給開發模型帶來各種各樣的擔憂、責任和複雜性,研究人員不得不突然放慢速度。」英國《新科學家》周刊指出,特朗普就AI開發提出的「客觀」、「中立」等要求,可能意味着允許美國政府將自己的世界觀強加給AI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