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名家于魁智李勝素 攜多齣戲寶島台灣演出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寶峰 北京報道)8月12日起,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于魁智、李勝素領銜的戲曲名家一行80人,攜《四郎探母》《紅鬃烈馬》《鳳還巢》等經典劇目赴台北公演,為寶島戲迷送上一場場戲曲盛宴。演出將持續至8月17日。
自1993年中國國家京劇院首度赴台演出以來,著名京劇名家在寶島幾乎一年一度的亮相演出,已經成為台灣戲迷念茲在茲的年度大戲。13日晚的台北戲劇院,李勝素、于魁智領銜的梅派代表戲《鳳還巢》亮相舞台,此次演出還包括郭鑄鋒、舒桐、韓勝存、焦敬閣、張亞寧等各派名角。這齣輕鬆詼諧的輕喜劇讓現場笑聲、掌聲不斷,各位演員立音清正的唱腔、濃墨重彩的扮相更是贏得滿堂喝彩。
于魁智對媒體表示:「我本人已有二十六、七次到台灣來演出,台灣已經成為我故鄉瀋陽、工作地北京之外最熟悉的演出地。」 1993年,國家京劇院首度赴台,近百人演出團巡迴全台近1個月,場場爆滿,轟動一時。「那年我32歲,作為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隨京劇大師袁世海、杜近芳首次到台灣演出。」
于魁智與李勝素有「當代京劇舞台最佳拍檔」美譽。兩人首次攜手亮相並驚艷眾人,正是在寶島台灣。李勝素原在山西京劇院,被台灣已故劇作家貢敏慧眼相中,建議台灣傳大藝術公司邀請來台與于魁智搭檔。1998年,李勝素與于魁智聯袂演出大獲成功,「黃金組合」從台灣紅回內地。「之後我幾乎每年都會來台灣演出,有時還會去當地的戲曲學院和老師學生交流。」李勝素回憶道。
與往年不同,此次演出的主要班底來自中國戲曲學院。作為戲曲教育的最高學府,中國戲曲學院素有「戲曲藝術家搖籃」美譽。于魁智表示,此次來台的演員從大三的學生到博士生導師,年齡跨度從19歲到65歲。
「京劇有『傳幫帶』的優良傳統。當年袁世海、杜近芳老師帶我來台灣演出,所以我的夙願就是帶更多學院師生到台灣演出,讓京劇藝術薪火相傳。一方面回饋母校,另一方面也是對當年前輩大師提攜我的一個告慰和回報。」于魁智說。
多年來,兩岸戲曲業持續交流,不少台灣學子奔赴中國戲曲學院學習深造,學成後回台繼續深耕戲曲行業;大陸不僅派出名師指導,也會借出演員乃至樂師,為台灣戲曲人才培養、演藝事業發展提供強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