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德明道】中國春節 世界的節日


  洪明基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春節已成功申遺,引發了一場關於其英文名稱的討論:是應該稱其為「CHINESE NEW YEAR」還是保留原名「春節」?我主張直接使用「春節」,正如「功夫」在英語中仍保留為「Kung Fu」,「春節」也應以其本名走向世界,讓更多人認識這兩個充滿文化底蘊的漢字。同時,建議將餃子、龍等傳統元素也直接以漢語拼音呈現,如「Jiaozi」和「Long」,而非簡單地翻譯為「dumpling」和「dragon」。

  千萬別小看了春節對全世界的吸引力,離全世界一起過春節的日子不遠啦。看看春節期間的意大利、西班牙、英國,到處是人山人海,街頭巷尾人潮湧動,金髮碧眼的外國朋友也熱衷於舞龍舞獅,爭當龍的傳人。在此,我強烈呼籲取消煙花禁放令,在內地一線城市過節是不允許放炮仗的,可是紐約等國際大都市卻能在節日裏當街放炮,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這哪是紐約呀,這明明是中國的廟會。

  春節還為一些國家帶來了歡樂與活力。在加拿大,嚴寒的冬季因春節而溫暖起來,他們將正月初一至十五都定為春節慶祝期。等春節救命的還有北歐地區,這裏一天只有一兩個小時的白天,患抑鬱症的人特別多,在漫長的冬天裡,春節成為他們快樂的源泉。如今,北歐人過完聖誕過元旦,過完元旦盼小年,小年過了是春節,春節之後是元宵,這麼一算,原本幾天的快樂,一下子拉長到了兩個多月。位於南半球的澳大利亞,春節期間正好是夏天,他們竟然把划龍舟也加進了春節的年俗。

  一到春節,全球的著名地標如美國帝國大廈、法國埃菲爾鐵塔、阿聯酋迪拜高塔等都會披上中國紅的盛裝。比利時「第一公民」小尿童,一年就穿一回衣服,那就是過年的時候穿中國的唐裝。

  和春節比起來,聖誕節的禮物略顯單薄,也就是一個白鬍子老頭往你襪子裏塞點糖果,而中國的春節,各位神仙都會送福,且送的禮物一個比一個大,手捧金元寶的財神爺送你滾滾的財源,福祿壽三星一起上保你加官進爵、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還有門神秦瓊、尉遲恭保你家園安寧,年畫裏的阿福保你家年年有餘,人丁興旺。如果你還嫌不夠,嘴上抹了蜜的灶王爺找玉皇大帝搬來所有神仙幫助你、保佑你。

  讓我們一起來過春節,共同體驗這份跨越時空的文化盛宴,感受那份屬於全人類的溫暖與歡樂!(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