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人民幣匯價逐步回升的原因

時富金融研究部
自7月份起,人民幣匯價經歷了一輪明顯的上行趨勢。截至8月30日,離岸人民幣匯價較年內低點升值約2.5%,相反同期美元指數則跌破101關口,下跌近3.85%。這表明人民幣升值並非個別現象。
人民幣匯價回升背後因素眾多,其中包括美元指數的下降,而美聯儲的潛在減息預期與日本央行的加息行為,是影響美元指數走弱的重要原因。美國通脹水平下降,以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7月議息會議上的講話,暗示了美聯儲可能即將採取減息措施。與此同時,日本央行意外的加息動作,以及美國非農就業資料的疲軟表現,推動了日圓對美元的快速升值,進而加劇了美元指數的下滑。
從中長期看,儘管美國經濟面臨一定的放緩壓力,但其基礎穩固,預計仍然能夠實現軟着陸。在歐元區經濟增長乏力的背景下,美歐之間的經濟增長差異短期內難以發生根本性變化,這將限制美元指數的下行空間。此外,鑒於日本央行短期內再度加息的可能性較小,日圓的升值潛力也較為有限,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支撐美元指數。
企業結匯需求推升人民幣成交
對於人民幣匯價後續發展,內地經濟基本面的變化及其預期走向將是其主要驅動力。當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增加,內地有效需求仍需刺激,經濟運行出現分化。此外,中美之間的利差倒掛導致部分外貿企業選擇不結匯或將外匯留存境外,使得結匯率處於歷史低位,人民幣供需關係趨於緊張。當然,在美元近期走弱的背景下,部分企業會選擇結匯,人民幣市場成交量明顯提升,市場交易活躍,人民幣匯價迎來較多反彈。
往後看,人民幣匯價能否持續反彈主要取決於內地經濟的復甦情況,但考慮到國內外經濟基本面的差異以及中美利差的持續倒掛,預期人民幣匯價將呈現雙向波動態勢,總體趨勢可能呈反覆向上勢頭。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伴隨着人民幣匯價的逐步回升,將會吸引更多外資流入,尋求以較低成本投資優質資產。此外,震盪升值的趨勢可能為某些出口導向型企業帶來壓力,而對進口密集型企業則可能構成利好。另外,對於涉及跨國交易和外幣資產的投資者而言,需謹慎評估匯率波動對投資組合的影響,並密切關注國際資本流動趨勢和美聯儲政策導向。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