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倡開放學校池 育飛魚脫「泳」而出

港公共泳池泳線供不應求 中小泳會無奈「偷雞」教班
巴黎奧運會將於香港時間明天(12日)凌晨3時閉幕,港隊今屆大豐收,迄今勇奪兩金兩銅。每面獎牌都滿載運動員的汗與淚,刻苦的訓練是衝獎牌的不二之法,惟香港訓練場地僧多粥少,是培育新血的最大障礙。游泳是香港熱門運動,中國香港代表隊成員何詩蓓在兩屆奧運共贏得兩銀兩銅,激勵了不少「游泳小將」奮發的心。目前,全港逾百間泳會及團體每日有數千名泳員需要練習,康文署轄下45個公共泳池的泳線本已供不應求,加上部分泳池因救生員不足要臨時關閉,令情況更捉襟見肘,有中小泳會被逼「偷雞」在公共泳池的公眾區教班,影響訓練質素,令有潛質的泳員更難脫穎而出。◆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僖
香港泳會級別不同,除了有可能影響參賽資格外,更影響泳會獲分配公共泳池訓練泳線的機會。目前,香港游泳總會(泳總)有73個正式屬會、30個觀察屬會及34個競賽屬會,其餘包括學校、社區團體、未正式登記的小型泳會,舉辦的各類游泳培訓班不計其數。
康文署於2005年開始為公眾泳池的主池推行中央分配泳線計劃(計劃),以協助相關體育總會(例如泳總、中國香港三項鐵人總會、中國香港拯溺總會等)及其屬會租用主池泳線作長遠體育發展及訓練,每小時收費介乎80多元至160多元,泳會每次只能租用一小時。
非泳總正式屬會多獲分配較差泳線
一名不願透露身份的小型泳會負責人表示,泳總正式屬會分配到較多的泳線,若泳會並非泳總正式屬會,例如觀察屬會、競賽屬會等,多會獲分配時間地點較差的公共泳池泳線,甚至無法獲編配,被逼在泳池公眾區域教班,「我們不是泳總屬會,有七八成泳班在康文署公共泳池的公眾區進行,與普通泳客一齊游泳,正式來說這是署方不容許的。」
本身是泳總正式屬會的吐露港游泳訓練學會,該會教練林芷筠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小朋友學游泳氛圍熾熱,尤其女飛魚何詩蓓在奧運再奪兩枚銅牌後,點燃家長對子女學習泳術的熱情,即使不為比賽,亦希望子女起碼熟水性,提高戲水時的安全性。不過,香港缺乏專門訓練場地,縱然該會是泳總正式屬會,但仍有三成訓練班未獲分配公共泳池的正式泳線。
私人泳池貴租 公家池缺救生員
「未獲分配泳線的訓練班就只能高價(每條泳線時租1,500元至2,500元不等)租用私人泳池,或使用公共泳池的公共區域,」林芷筠說:「不少泳會有天分泳員,但因為訓練場地不足,未能得到進一步訓練。」
雖然不少公共泳池因值班救生員不足臨時關閉,亦影響泳會無法開班,但她認為:「即使沒有救生員,泳池都可以向泳會開放,因為所有教練都擁有拯溺銅章(或者泳池救生章),不需要場地提供救生員。現在一方面我們找不到場地訓練,另一方面又白白閒置泳池,實在可惜。」
長遠須興建專門訓練池
目前,在公共泳池閉館清理期間,會提供一小時予團體訓練學生,林芷筠希望康文署延長休館時間,向團體提供兩小時訓練時間,已能大大增加訓練時數。
中小學以及大專院校泳池也是重要的公共資源,如果能夠在非上學時和假期,租予泳會訓練,亦能緩解泳會和公眾爭用公共泳池的矛盾。林芷筠建議特區政府有關部門與學校緊密合作,制定出明確院校泳池開放和管理機制,以有效增加泳會訓練時數。長遠而言,她希望於九龍、新界亦興建專供訓練的泳池,滿足培養游泳運動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