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響應】LPR減息10基點 撐經濟回升向好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在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閉幕後的首個周一,中國人民銀行即宣布降息,同時調整公開市場操作模式,當中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均同步下降10個基點(BP)。人行下屬媒體引述專家觀點指出,此次降息有助於支持經濟回升向好,提振中長期經濟預期。

  減息時點方式超市場預期

  22日一早,人行優化公開市場操作招投標方式,從即日起,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調整為固定利率、數量招標,並宣布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由1.8%降至1.7%。此次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下調是2023年8月以來首次調整。此外,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同步下降10個基點(BP)至3.35%和3.85%。上次降息是在2月份,但僅將5年期以上LPR下調25個基點。這是自2023年6月以來、時隔12個月再次同時下調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

  本次降息無論是時點,還是方式,均超出市場預期。人行下屬媒體昨引述專家觀點指出,人行此次果斷降息,展現了貨幣政策呵護經濟回升的決心,是對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堅定不移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要求的積極響應,政策利率下調預計將通過金融市場逐步傳導至實體經濟,促進降低綜合融資成本,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打破長債收益率下行與預期轉弱的負向循環。

  顯示GDP「保5」決心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指出,落實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基調,貨幣政策重心發生了一定變化:從防空轉、防風險轉向為加大逆周期調節,顯示出GDP「保5」的決心;同時,5年期LPR和30年期國債收益率背離明顯,7天逆回購政策利率下降後,LPR就該降。

  同時,人行還公布了另外一項重大調整:為增加可交易債券規模,緩解債市供求壓力,自本月起,有出售中長期債券需求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參與機構,可申請階段性減免MLF質押品。

  緩解債市「資產荒」壓力

  人行下屬媒體引述專家稱,階段性減免MLF質押品,有利於平衡債券市場供求。今年以來,受長期債券供給偏慢、金融脫媒等因素影響,長債收益率持續較快下行,創20年來新低,累積債市反轉風險。為此,人行前期多次對外發聲提示風險,並在7月1日宣布將開展國債借入操作,增加債市供給。人行此次再出新招,能夠有效釋放市場的存量長期債券,進一步增加可交易債券規模,有效緩解債市「資產荒」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