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保障供電 中電:不會影響電費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中華電力昨日下午向傳媒介紹多項措施,以減低電力事故發生的機會。中電總裁羅嘉進表示,高度重視近期多宗電力事故,將採取一系列短中期措施,三管齊下確保供電可靠,包括今明兩年在高壓架空電塔加裝逾百個避雷器,以及為變電站加裝200個防水閘或設備;第二是加快搶修和縮短客戶受影響時間,例如增加緊急維修人手,增添3部高容量流動發電機;第三是加強向客戶提供適切支援,協助客戶採取緩解措施,加快客戶端設備復電時間,相關設備投放不會影響電費。
羅嘉進表示,在減低電力事故發生機會方面,中電將於今明兩年加裝超過100個避雷器,進一步提升避雷能力。中電明白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的期望,在兩年內加裝500個避雷器,因此會審視現有預算,提早加裝避雷器,但費用不會影響電費;另外中電去年與本地大學合作,就電力系統受世紀暴雨和山泥傾瀉的影響進行風險評估,計劃於今年及明年內,在較關鍵的變電站加裝約200個防水閘或設備。
同時,中電與科技公司開發全新智能管理系統(Grid-V),透過不同的AI攝錄鏡頭,全天候實時監察變電站和架空電纜的狀態,掌握系統運行情況,提升應變能力,同時會加強第三方工地巡查,減低損壞電纜機會,又會透過紅外線、超聲波加強檢測,有需要時提前更換關鍵供電設備。
增購流動發電機 加快搶修時間
在加快搶修工作方面,除了現時的6部高容量流動發電機,中電亦會使用預算增多3部,以及增加支援緊急服務以及備召人員,以加快進行搶修時間,盡量縮短客戶受影響的時間,同時會加強與機電署、消防處、警務處及民政事務處聯繫,加快事故處理,縮短復電所需時間,減低對市民的不便。
中電指出,客戶方的電力裝置同樣重要,會為客戶提供適切的支援,包括提供專業意見,協助客戶採取適當的緩解措施,加快客戶端設備復電時間,以及讓他們的電力設施可以較容易過渡電壓驟降等的情況。
中電輸電及供電業務部高級總監張寶中表示,中電的供電網絡涵蓋九龍、新界及大部分離島地區,服務280萬客戶,即香港八成人口。中電透過逾15,000個變電站,以及16,000公里電纜,為客戶提供服務,而電纜中有三成屬於戶外架空線路,因此電力事故多受外來因素導致,例如近年極端天氣愈見頻繁,去年9月超級颱風蘇拉侵襲香港,今年5月亦有暴雨造成將軍澳及西貢嚴重水浸。
他強調,中電大體供電系統維持正常運作,但仍需提升抵禦極端天氣的能力。
中電部分短中期提升措施
◆今明兩年加裝超過100個避雷器
◆開發全新智能管理系統(Grid-V),全天候實時監察變電站和架空電纜狀態
◆使用預算增多3部高容量流動發電機
◆增加支援緊急服務以及備召人員,以加快進行搶修,縮短客戶受影響時間
◆加強第三方工地巡查,減低損壞電纜機會
◆加強向客戶提供適切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