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業發展 動能強勁前景亮麗

  吳聯喜 香港義工聯盟常務副主席 香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金會常務副主席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業是最核心的競爭優勢之一。即使受政治、經濟等不明朗因素影響,香港金融業仍保持強勁的發展活力。事實上,香港金融業富有國際競爭力,中央高度重視、全力支持香港金融業壯大發展,為香港金融市場做大做強注入持久充足動能,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固若金湯、前景亮麗。

  香港金融業根基扎實、發展勢頭良好。香港法制健全,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讓香港成為吸引資金、人才的投資首選地。

  吸引資金人才的投資首選地

  2023年,香港管理的資產規模在31萬億元以上,增長約2.1%,其中約三分之二的資產來自香港以外的投資者;私募基金管理的資金規模超過17,000億元,香港繼續穩坐亞洲區內第二大私募基金管理中心的地位。瑞銀行政總裁安思杰較早前也表示,香港估計2027年將超越瑞士,成為全球財富管理的龍頭。

  據統計,香港2023年底股票市場總市值31萬億元,全球排名第五,根據畢馬威事務所發表的報告,2023年港股IPO集資額位列全球第六,高於倫敦、東京和新加坡等金融中心,預計2024年將重返全球IPO排名前五位;全球20大保險公司,11家獲授權在港經營;全球排名前100的銀行有73家在香港營業,持有資產超過3.5萬億美元,去年底總存款額超過16萬億元,按年增加了5.1%。

  近年特區政府不斷推進制度創新,完善配套政策,強化香港的金融業優勢。港交所修改上市規則,吸引大批創科企業來港上市,培養更多「獨角獸」企業;優化稅務政策、推出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積極立法引入公司遷冊機制,成功吸引全球家族辦公室、高端人才匯聚香港。

  行政長官李家超近日在出席論壇致辭時表示,香港匯聚海內外人才、企業、資金,為香港的高質量發展帶來源源不絕的動能。截至今年6月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總共收到超過32萬宗申請,已批出近20萬宗,當中超過13萬名人才已經到港。另外,投資推廣署在今年上半年,已協助超過320間內地及海外企業在港開設或拓展業務,較去年同期上升四成,為香港經濟帶來超過380億元的投資,創造超過3,500個職位。

  中央全力支持和內地經濟的持續增長,更為香港金融市場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讓香港可以充分發揮在金融領域「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今年以來,中央政府接連推出「跨境理財通2.0」、「新國九條」、中證監5項措施支持香港資本市場發展舉措;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日在債券通周年論壇上致辭時指,7年前債券通北向通正式啓動,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為全球投資者打開了進入中國債券市場的變革之門,去年國際投資者投資內地債券的交易總量超過15萬億元人民幣,當中有三分之二是通過債券通進行利率互換。中央堅定有力挺港惠港,為香港鞏固金融中心地位帶來「真金白銀」。

  中央挺港帶來「真金白銀」

  今年2月,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來港視察,在與香港金融界代表人士座談時,夏寶龍表示,金融是經濟的血脈,香港經濟發展離不開金融發展。香港金融業享譽世界,富有國際競爭力,為促進香港繁榮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中央全力支持香港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希望香港金融界在特區政府帶領下團結一致、堅定信心、奮發努力,不斷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在香港由治及興和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進程中更好發揮作用。」

  下周召開的三中全會,進一步推動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現代化建設,必將為香港發展帶來重大利好政策。香港繼續用好自身優勢,把握好國家持續發展龐大機遇,不斷優化和豐富互聯互通的內容和深度,把金融市場進一步做優和做大做強,更好匯聚內地和全球的資本和投資者,為內地金融強國建設和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更加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