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韻度曲】賦
梁君度
日前我上廣州,篆刻家伍思潮女史日給我介紹了她的幾位朋友:書畫家鄧國生、書法家魏錦光、文學家馮志文。馮志文喜歡寫賦,他的作品《車碑龍舟賦》、《廣州山花旅舍賦》都寫得不錯。
我喜歡賦是因為作為書法作品的載體字數相對詩詞多些,內容也豐富多彩。2016年我在廣州藝術博物院舉辦《以懿文德》個人書法展就有展《洛神賦》楷書作品6條屏,2017年香港書法家協會在廣州舉辦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的書法展上,我展出《香港賦》(金庸撰文)的行楷4條屏。
我特別喜歡的是《洛神賦》,這千古名篇是三國時代曹植的作品。賦中描寫洛神宓妃:「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 灼若芙蕖出淥波。」這文采風流,今人難以望其項背。
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所作的《子虛賦》和唐代文學家杜牧的《阿房宮賦》都是文學史上的名賦。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子虛》……材極富,辭極麗,而運筆極古雅,精神極流動,意極高,所以不可及也。一連用5個「極」字,評價之高,不言而喻。而《阿房宮賦》道出「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道出的辯證法真諦,給後世人醍醐灌頂!
賦是繼《詩經》、《楚辭》之後,在中國文壇上興起的一種新的文體。劉勰《文心雕龍·詮賦》言:「賦者,鋪也。」賦在內容上「體物寫志」,即通過摹寫事物來抒發情志,寄託諷喻之意。形式上,賦「鋪採摘文」,即注重鋪敘,辭藻華美,濃墨重彩。賦將散文章法與詩歌韻律合一,句式長短錯落,聲韻和諧,多用排比、對偶,以鋪陳事理、保存詩意。鋪敘、誇張、渲染乃賦體特徵。
現代人擅長寫賦的不多,事實上,金庸這樣的文學大家,他寫的《香港賦》和古人寫的賦相去甚遠。如果不是因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我也不會選擇寫《香港賦》。如今,能認識一位辭賦高手,可稱三生有幸!我們商議請他寫《香港保良局賦》,作為保良局145歲誕辰賀禮,我十分期待這位志文兄能拿出件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