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醫學證明易得 更有中介搵「師爺」

◆吳坤成指包攬訴訟天價索償情況愈趨普遍。香港文匯報記者劉明  攝
◆吳坤成指包攬訴訟天價索償情況愈趨普遍。香港文匯報記者劉明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查閱涉及的士的車禍索償律師信,大多附有醫學證明,不少是由私人執業的脊醫、跌打中醫發出。的士車行車主協會永遠會長吳坤成向香港文匯報指出,簽發醫學證明的認可人士眾多,而專門提供車禍訴訟服務的律師行有增無減,不少律師信格式千篇一律,不排除其中有包攬訴訟可能,甚至有公正行擔當中介將個案介紹給律師行的「師爺」。

  協會要求執法部門和保險業界做好把關,包括警方抽查有懷疑的個案,以及收緊醫學證明簽發門檻,例如由保險業界認可的醫療機構進行判傷,避免出現誇大傷患情況。

  冀保險業與執法者增抽查

  廉署於上月調查後揭發有3人詐騙社署交通意外援助和保險賠償90萬元,吳坤成認為這是冰山一角,建議警方交通部加強抽查懷疑個案,打擊詐騙行為。

  他解釋,在交通意外中傷者有兩種賠償途徑,一種是俗稱「車手獎」的交通意外傷亡援助計劃,傷者(包括司機及乘客)不論過失,可在意外發生後6個月內向社署提出受傷補助和臨時生活補助,補助期達180天,最多可獲14萬元,另一種是民事索償,傷者可於車禍發生後三年內向導致意外一方提出。「一些索償人士被教唆在民事索償三年期的最後時刻才入稟。」

  到期一刻入稟 攞病假推高索償

  目前,除了西醫,註冊脊醫、跌打中醫等發出的醫生紙都是認可的醫學證明,他認為目前的醫學證明門檻太低,要求特區政府收緊醫學證明的簽發資格。「我車行接獲的律師信中,不少就附有脊醫發出的醫生紙,例如有的士乘客報稱在意外中扭傷,到公立醫院獲取4天病假紙後,連續三次向同一脊醫求診,每次獲一個月醫生紙,攞病假愈多,計及收入損失的索償額就愈高。」

  吳坤成指,以往佔的士車保約六成的泰加保險,曾聘用退休警務人員當私家偵探,調查有關索償個案是否涉及詐騙保險,「例如話自己受傷開唔到工,但被查到成日出去玩,夜晚去做兼職搵錢,試過有證據告過一啲人詐騙,連律師都告過,後期就靜咗,但泰加退出的士車保市場後,唔知現時的保險公司有無調查這類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