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中一增900學生 縮班壓力紓緩

◆2023/2024年《中學概覽》。 香港文匯報記者王鼎煌 攝
◆2023/2024年《中學概覽》。 香港文匯報記者王鼎煌 攝

2024年各區英中自行分配學額
2024年各區英中自行分配學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鼎煌)香港新一年度升中選校程序即將開始,學生人數及學校開班情況均有回穩跡象。特區政府教育局預計,來年將有5.15萬名學生參加中一派位,較今年增加約900人。昨日最新出版的《中學概覽2023/24》顯示,全港各區中一開班「淨班數」亦較去年增加兩班。有教育界人士認為,情況與內地港籍學生及「高才通」人才子女來港讀書增加有關,讓縮班壓力得以暫時紓緩,但有關生源未必會長期及持續,學界應繼續謹慎看待。

  2022/24年度中一自行分配學位將於明年1月2日起可向有關中學遞交申請表,教育局昨日開始發放相關資料。發言人表示,按現有資料估算,2022/24年度約有5.15萬名學生參加中一派位,較上年度同期增加約900人。而全港官立、資助及按位津貼中學,共提供約1.49萬個自行分配學位。

  學生回升,中學開班情況亦見回穩。香港文匯報記者翻查《中學概覽》,發現2023/24學年,全港中一開班「淨班數」較上學年增加兩班。整體計,各區共有11所中學各縮減一班中一,其中5所位於東區,主要屬於「循環班級結構」的學校。

  多所本學年只開辦兩班中一的學校今學年亦擴班,重達3班中一的「安全線」,各區共計中一擴班數為13班。津中議會主席李伊瑩認為,隨着疫後復常及特區政府推出「高才通」等輸入人才計劃,近月更多內地港籍學生來港讀書,令生源增加且不會集中個別地區,有助暫緩學校縮班壓力,但強調未來情況仍要謹慎看待。

  英中自行分配學額不足五千

  教育局表示,明白各項輸入人才計劃會讓中一入學適齡學童人數增加,亦有助紓緩部分學校的收生壓力,會定時檢視中學學額實際情況,從長遠規劃公營學校學位供應。局方會與辦學團體研究和商討各種鞏固及整合學校資源的辦法,採取多管齊下的措施,穩定教學環境,確保教學質素。

  據教育局昨日發放的《申請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手冊》,普遍較受家長歡迎的英文中學,全港共提供4,953個中一自行分配學額,連同統一派位推算,來自英中中一學額則共16,510個,按分區計以九龍城及沙田最多,分別提供580個及525個英中學額,而離島區則因未有英中,相關學額為0。如以全港5.15萬名升中學生計,英中入學競爭平均超過3人爭1位。

  另外,有超過40所學校於《中學概覽》列出國安教育推展情況。例如拔萃男書院在學習和教學策略部分提及,由2021/22學年開始,已將國家安全教育的元素融入各科的教學課程,深化學生對國家發展和國家安全的認識,加強國民身份認同。中華基督教會基朗中學則提到,會舉行各樣活動,提升學生德育、公民教育及國民教育等意識及正向價值觀,讓學生拓闊視野,認識祖國,關心社會和世界,並在各科均加入憲法、基本法及國家安全教育課題,全面加強學生對國家安全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