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讚不虛此行 將見聞傳遞朋友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康敬)「香港各界青年訪京感想分享會」昨日在港舉行,有青年直言,參與這5天的交流訪問是「不虛此行」,也將把此行所見所聞所感傳遞給更多的香港青年朋友。

  交流團執行團長兼秘書長、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動委員會執行主席莊家彬表示,為了幫助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今年年初國家推出港澳青年看祖國主題活動,至今有超過16萬人次的港澳青年參與。通過這次訪京交流,我們更清楚認識了兩個不可逆轉的大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勢以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東升西降」的世界大勢。青年要看清大勢,增強民族自豪感、肩負時代使命,共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

  交流團副團長、香港青年聯會主席楊政龍表示,交流團參訪了北京市市民熱線12345服務中心,得知市民無論遇到什麼問題和困難,都可以撥打市長熱線12345並將及時得到回覆和解決。此行令他深入了解了國家特色民主模式,民主不只是體現在投票選舉,而是一個全過程民主,推動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歷史進程。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博士研究生藍家達表示,此次參加交流團,參觀了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紀念館,雖未從事與科技相關的行業,但亦感受到國家在任何時間都要推動科技創新的決心,無論條件有多艱難,國家都致力推動科技的發展、增強自身的科技影響力,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

  倡用社交平台推廣中醫藥

  香港註冊中醫學會副會長、註冊中醫師李嘉欣跟隨交流團了解國家高質量發展,這帶給她新的啟發。她提出透過在社交平台推廣中醫藥普及教育,結合中國歷史宣揚健康與愛國主義教育;參考內地成熟的數字化管理,協助中醫更好地在基層醫療中發揮好角色,善用病患、病例的數據統計,監察病情,給予及時的治療,有利於紓緩醫療壓力。

  在香港大學主修藝術歷史,副修歷史及文化的謝扶洛回港後,即將參與推廣敦煌文化的活動,她希望在此過程中加強青年對民族歷史的學習。她表示向香港青年推廣敦煌文化,不僅僅在於欣賞中國的藝術,增加民族文化自信,也能讓青年認識民族復興之路的艱難曲折,從歷史中領悟家國一體的道理。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業資助計劃參加者蔡國俊在參觀交流的過程中認識到香港在中國歷史舞台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也了解祖國科技發展的現有優勢,面對外部勢力的打壓,堅定不移培養屬於國家的優質企業。作為在內地創業的創科青年,他希望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充分利用好南沙、前海等重大戰略平台,助力自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城市大學學生陳景林表示,訪京團的經歷加強了他服務香港的決心,站在最前線維護社會的穩定,保護香港和國家是他的責任和立場,他將繼續擔當愛國愛港的青年,以忠誠、勇敢、堅毅的態度保護社會,為國家和香港的未來作出貢獻,他希望有一天能自豪地說「有我,祖國請放心!」

  香港青少年軍總會少尉吳文慧表示,制服團體的使命不僅是教授技能,更是傳遞精神。作為香港青年和教官,她將以身作則,服務社會的同時,也承擔起愛國教育的重擔。

  深水埗區青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委員區凱琳表示,將在港積極推廣公民教育,幫助廣大青年增強主人翁意識、國家意識。作為香港年輕一代,肩負着推動香港與內地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香港青年可積極於國際舞台對其他國家青年講好國家故事、講好香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