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成受訪家長現情緒倦怠 專家倡增援

◆李劉素英(左)和李嘉欣都指出家長情緒教育很重要。 香港文匯報記者張弦 攝
◆李劉素英(左)和李嘉欣都指出家長情緒教育很重要。 香港文匯報記者張弦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弦)過去3年新冠疫情下,家長和子女相處時間增加,親子衝突亦日益增多,甚至形成「困獸鬥」局面。和諧之家昨日公布,2022/2023年度接獲的家暴個案按年增加23%,而該會的調查又發現近30%受訪幼稚園及小學學生家長出現中度至嚴重的情緒倦怠情況。該會強調,家長和小朋友的情緒教育十分重要,尤其是家長,建議特區政府向家長提供更多支援措施,例如提供家庭生活基金,讓他們學習如何正確對待及教育兒童等。

  SEN童家長:安撫孩子情緒感無助

  在和諧之家昨日舉行的第38周年大會暨「家長情緒教育–醫·教·社新動力」周年論壇上,一名SEN兒童的母親胡女士分享,她的孩子4歲時或於學校遇到令其受驚的事情,不知道如何處理及向老師表達,以致情緒及精神出現問題,更恐懼上學、坐立不安。其後,孩子更用肢體攻擊胡女士以表達恐懼上學的情緒,例如搶手機等行為,令胡女士崩潰。

  胡女士表示,對如何安撫孩子的情緒及處理心理問題感到很無助及不知所措,「我終日在哭,更忍唔住對小朋友有語言暴力,或關門隔開自己與小朋友。」為了幫助孩子,她找到一些相關訓練及安排時間表,需要工作以支付高昂的費用,承受很大精神壓力,經常失眠及感到低落。

  無奈的她後來向和諧之家求助,孩子獲安排了遊戲治療服務,她亦接受了家長輔導服務,更在接受輔導期間,探索到自己不自覺地逼迫孩子要達到合乎社會的標準,導致自己容易發脾氣、容易說錯話傷害孩子,忽略其感受,影響了親子關係。透過各類活動,胡女士紓緩了積存已久的負面情緒,從而改變自己的態度,以平靜的心情對待孩子。

  和諧之家計劃主任李嘉欣向香港文匯報表示,疫情因素及社會氣氛緊張導致不少家庭關係惡劣,令虐兒事件頻發。和諧之家此前訪問了125名幼稚園及小學學生家長,發現近30%出現中度至嚴重的情緒倦怠情況。

  她強調家長和小朋友的情緒教育十分重要,自我關懷的方法可以幫助家長減少情緒倦怠、改善情緒,亦能減少家長以體罰及忽略的方式對待兒童。

  和諧之家總幹事李劉素英表示,本年度接收的家暴個案按年增加23%。她強調,精神及情緒穩定對家長非常重要,學校應給予家長多些關懷,政府在設立強制舉報虐兒機制的同時,亦應向家長提供多些支援措施,例如提供家庭生活基金,鼓勵家長去上課學習如何教出一個健康的小朋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