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首批外勞小巴司機最快下月來港

  香港小巴司機長期人手不足,政府今年7月推出「運輸業輸入勞工計劃——公共小巴/客車行業」,適度容許有關行業申請輸入司機,名額1,700個。香港專線小巴持牌人協會成員陳志輝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他所屬的機構在計劃推出早期已提出申請,邀請約20名內地司機來港工作,上周剛剛接獲通知,有關申請已進入入境處審批程序,仍需4星期至6星期辦理簽證,預計最快12月底會有首批人員來港。

  對於整個計劃,陳志輝大致滿意,形容「10分滿分,可以打7.5分」,但一些措施細節仍有改善空間,其中一項就是員工的離職風險。

  他指,輸入勞工與本地勞工一樣,試用期提出離職,只需7天通知期,但僱主為輸入勞工之前投放成本租用宿舍、前期培訓等,擔心外勞話辭職就辭職,令僱主的投資付諸東流。

  他建議,香港特區政府仿效澳門,為申請計劃的外地勞工設立限期,「(限期)可以是幾個月或者半年,外地員工還是可以正常提出離職,但是他們在限期內,不能再申請輸入勞工計劃,避免跳槽問題。」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