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製可自然降解包裝材料 盼取代商業塑膠

◆魏濤(右一)及其團隊成功研發一種具有環保特性的包裝材料,特別適合用於食品包裝。
◆魏濤(右一)及其團隊成功研發一種具有環保特性的包裝材料,特別適合用於食品包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陸雅楠)香港中文大學最近成功研發出一種具有環保特性的包裝材料,不僅可食用,還能在自然環境中快速降解。其材料主要由細菌纖維素組成,具有與塑膠袋相似的拉伸效果,卻對人體無害,特別適合用於食品包裝。這項研究有望取代商業塑膠,解決傳統塑膠材料帶來的環境污染,而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雜誌。

  塑膠袋是最常用的包裝材料,具有輕便、堅固、耐用、耐腐蝕和低成本等特點,但它需要數百年才可降解,被肆意丟棄的塑膠袋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除了動物會因誤食塑膠垃圾而死亡,進入食物鏈的塑膠顆粒更會破壞整個生態系統。

  中大理學院助理院長(研究)兼化學系教授魏濤及其團隊發現,細菌纖維素(bacterial cellulose,簡稱BC)具有塑膠袋的拉伸效果。它由木麴菌與酵母菌的共生菌體製造而成,這種共生菌體通常用於製作康普茶(Kombucha),俗稱「紅茶菌」。通過基因改造木麴菌,使其分泌出纖維素,形成生物膜,再經過微生物發酵即可成為細菌纖維素。製造過程中無需砍伐樹木,避免對環境造成破壞。

  研究人員發現,由BC基薄膜、大豆蛋白、海藻酸鹽組成的複合材料,可食用且具備力學穩定、透明、柔韌、高阻隔、高熱穩定性等多個優點,適用於包裝高油分的調味料。這種方法製造出的BC薄膜不含有毒溶劑和添加化合物,在乾、濕狀態下同樣穩定,且生產過程簡單。與需要在特定溫度的堆肥環境下才可分解的生物可降解塑膠材料「玉米澱粉樹酯」(PLA)不同,BC薄膜於一兩個月內可在自然環境中完全降解。

  魏濤希望,這種新型BC食品包裝膜可以為本地餐飲業界提供一個環保的選擇,為即將實施的即棄膠餐具管制措施作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