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雅藏珍】最經典承具—平頭案

◆明末清初黃花梨夾頭榫帶屜板小平頭案
◆明末清初黃花梨夾頭榫帶屜板小平頭案

◆明末清初黃花梨嵌癭木平頭案
◆明末清初黃花梨嵌癭木平頭案

◆明末黃花梨夾頭榫平頭案
◆明末黃花梨夾頭榫平頭案

  中國古典傢具的承具中,桌、案為最常見的兩大分類,其中案類承具中最為平實簡約之作當屬平頭案,其案面平直、兩端無飾,主要的變化集中在榫卯結構、裝飾或局部處理的細節之上,簡約的設計之下蘊藏着工匠的巧思與工藝,值得慢慢體味箇中藝術價值。

  平頭案的設計來源,是中國古代建築中大木樑架的造型與結構,在使用時可作為畫案、書案、條案等各式承具,且尺寸靈活,可根據屋宅大小而縮放比例,雖線條平實簡單卻又極富多樣性,成為了古典傢具中最經典的款式之一,可應用之場景極多,實用非常。因平頭案的結構線條一目了然,桌形如「一」字,在明代工匠鉅著《魯班經》中,又被稱為「一字桌式」。

  古籍中提及「一字桌」時,還提到了「下梢一寸五分」,指的是案足的下端比上端外放一寸五分,造成四腿稍微往外撇之現象,除了增加結構的穩定性外,亦為橫向的線條添加適當的動感。筆者所收藏的「明末清初黃花梨夾頭榫平頭案」、「明末清初黃花梨嵌癭木平頭案」及「明末清初黃花梨夾頭榫帶屜板小平頭案」,皆循此描述,可見其為平頭案的經典設計。

  其中「明末清初黃花梨嵌癭木平頭案」案面嵌楠木,平實而奢華,別樹一格。案面下入夾頭榫,帶素牙條刀牙頭,圓腿向內微傾,腿足間安兩根橫棖。刀牙板平頭案是明式案類傢具中的經典之作,常見於明清書畫。癭木是指樹根部有結瘤或樹幹上有節疤的木材,黃花梨與癭木均為上乘木材,其紋理上的扭曲形成獨一無二的花紋,極具觀賞價值,而体量非常大的樹瘤十分稀有,裝嵌於案面上極其珍貴。

  ◆作者:香港中華文化藝術推廣基金主席 李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