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局:中鐵線加站未必影響通車時間

◆林世雄認為,九龍塘站是觀塘線與東鐵線策略性交匯點,中鐵線以九龍塘站作為終點站更符合整體效益。 資料圖片
◆林世雄認為,九龍塘站是觀塘線與東鐵線策略性交匯點,中鐵線以九龍塘站作為終點站更符合整體效益。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交通基建規劃項目,其中連接元朗錦田至九龍塘站的中鐵線,將增設3個中途站東北荃灣、東北葵涌及荃景圍。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昨日於電台節目上表示,該3個中途站經過公眾諮詢及研究後決定,相信新方案整體運輸成效更佳,有助紓緩相關地區道路交通擠塞,方便東北荃灣及葵涌居民出行,亦對九龍東市民提供不少便利,且滿足「北部都會區」的跨區需要。

  他強調九龍塘站及錦上路站均屬樞紐站,中鐵線連接這兩個大站,可令交通更加暢順,增設中途站未必會影響中鐵線預計通車時間表。

  對於早前有議員指荃景圍未必有足夠空間建造車站,他說:「的確有挑戰性,但已研究過,有合適地點設立新車站。」對於有建議取消以九龍塘站作為終點,直接接駁中鐵線與荃灣線,他說:「九龍塘站是觀塘線與東鐵線策略性交匯點,可以應付將來『北部都會區』的跨境人流及便利九龍東居民,以九龍塘站作為終點站更符合整體效益。」

  明年公布啟德集體運輸規劃

  對於施政報告提出在啟德發展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林世雄解釋,先前曾檢視建設單一系統集體運輸系統,由啟德往舊區的走線,因技術困難及成本高而擱置,現在經研究後認為,可以由多個綠色集體運輸系統組合服務,建設成本更低,而且由於各支線線路短,人流有保障,運營後有望收支平衡。但他表示香港建造成本會較內地高,「除了基本開支,在香港進行工程要符合環保要求,又比如架空系統要做隔音屏障,這就要加設地基、承重支柱等,令成本變高」,明年將公布詳細規劃及評估報告。

  「粵車南下」方面,首階段明年初實施,廣東省及澳門居民可駕車到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的自動化停車場停泊。林世雄說:「人工島有逾千個車位,粵車停泊人工島後,司機和乘客轉乘公共交通往機場,或去大嶼山或市區。」第二階段粵車可直接駛進香港多區,林世雄表示需結合香港實際情況仔細研究第二階段安排,「香港始終真係細,第二階段要很小心考慮,如泊車位、道路情況、左軚右軚之別等,最重要考慮有無限額?是否限定只能去某一地區?例如尖沙咀人多車多,泊車位一定緊張,是否要限制粵車進入等等。」

  新市鎮擬試行自動駕駛小巴

  自動駕駛車輛方面,他說:「廣州、深圳已有自動駕駛車輛試行,不用收費,經預約後載客,但僅限在某些小區內行駛。若想在旺角、尖沙咀等區試行自動駕駛,肯定言之尚早。」但考慮可以在新市鎮,以自動駕駛小巴試行:「小巴定點定線,在一個小區裏面,安排一個較短的路線試一試,相信較容易控制和操作。」

  特區政府日前公布的《現代物流發展行動綱領》,提出以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預留37公頃作為試點,建設現代物流圈,將棕地作業者搬遷至多層工業大廈。林世雄承認未必能安置所有受影響人士,「這些棕地不是全做倉儲,還有汽車修理等,我們接觸過部分從業者,他們未必想搬進工廈,我們只能盡量能幫多少人就幫多少人。」

  另外,日前又有涉及高齡司機的交通意外,林世雄表示早前已到立法會諮詢階段,將研究收緊商用車司機體檢要求,由70歲降至65歲,以及修改體檢內容,預計明年會有具體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