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工本打造「中國式豪門恩怨」 陳培甡要為經典 《雷雨》賦予時代感

◆陳培甡有份投資的電影《白蛇傳》,花旦李淑勤最近獲頒最佳女主角。
◆陳培甡有份投資的電影《白蛇傳》,花旦李淑勤最近獲頒最佳女主角。

◆陳培甡想將經典名劇《雷雨》灌以簇新的現代美。
◆陳培甡想將經典名劇《雷雨》灌以簇新的現代美。

◆陳培甡集演藝界精英鄧有銀(左二)、南鳳(右三)、黎燕珊(右二)等演舞台劇《雷雨》。
◆陳培甡集演藝界精英鄧有銀(左二)、南鳳(右三)、黎燕珊(右二)等演舞台劇《雷雨》。

◆陳培甡當年與師父林錦堂(中)在後台合照。
◆陳培甡當年與師父林錦堂(中)在後台合照。

◆陳培甡曾和汪明荃合作。
◆陳培甡曾和汪明荃合作。

  舞台是展示美學的一個重要媒介,任何表演在舞台上皆千方百計給予現場觀眾最美的視聽效果,正是所有表演者力求達到百分百「美的感覺」!不惜斥巨資製作舞台劇《雷雨》的陳培甡,帶着追求美的信念,要將中國傳統經典名劇《雷雨》灌以簇新的現代美,打造成與往昔作品不一樣的「中國式豪門恩怨」! ◆文:韋楓

  舞台劇《雷雨》將於11月8日至12日在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大劇院上演,《雷雨》是中國現代劇作家曹禺上世紀三十年代作品,數十年來被搬上舞台及拍成電影不計其數,歷久不衰。陳培甡一直希望能將此劇賦予時代感重新搬上舞台,為此足足籌備了5年,他說:「曹禺先生有『中國莎士比亞』美譽,作品具有跨時代意義,足以流傳百世,堪比莎劇,感動不同世代的人。我希望能夠做好《雷雨》,獲得認同,即使比鄰有劇場同時上演《歌聲魅影》、《羅密歐與茱麗葉》,都不會受影響,一樣有捧場客。」

  前人佳作紛呈,陳培甡坦承壓力不小,無論如何都不可給比下去,為此他幾年來翻看有關《雷雨》演出版本二十多部,包括上網搜尋,他說:「大部分都是北方出品,九成用普通話,京、滬最多演繹,香港亦有不少,粵語片時代的電影,相信老一輩影迷仍會記得張瑛、白燕、李清、梅綺、黃曼梨、盧敦、李小龍等前輩演員精彩演出,也有國語片及話劇。」

  豪華包裝突顯貧富矛盾

  陳培甡表示,重看不同年代作品各有不同演繹,製作當然也有差別,有比較亦有啟發,今時今日再演名劇,肯定不能照辦煮碗;他不否認自己充滿野心,強調要灌以新時代意念和手法,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大前提下,給予舊作品新面貌。所以,經反覆探索、深思熟慮之後,他確定重演《雷雨》的意念就是:從「美」的角度貫徹始終,豪華瑰麗包裝,達至真正的「豪門」感覺,名副其實豪門恩怨。

  陳培甡很坦率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其實《雷雨》就是一個豪門恩怨故事,過往有關該劇的演出,大部分集中在恩怨方面,忽略豪門這關鍵,感覺只是普通的恩怨情仇,正所謂有恩怨冇豪門,整個調子比較沉鬱陰暗;我認為若在整個製作上加強豪門實況,更能突顯貧富差距帶出的矛盾衝突,感覺會強烈得多。」

  能夠找出新與舊的差別而明確自家設計方向,可見陳培甡的確心思縝密、勇於嘗試,有能力亦有信心令舊劇重現新貌,更切合今時今日的觀劇概念。一句話,他有雄心壯志要將《雷雨》打造成為一齣具時代氣息、可吸引不同年齡層性別層的「中國式豪門恩怨」。

  八位主演皆有舞台經驗

  演員方面是逐一按角色覓良將,八個主要演員來自演藝界不同界別,陳培甡(飾周萍)、黎燕珊(飾繁漪)、南鳳(飾魯媽)、鄧有銀(飾四鳳)、陳鴻進(飾周樸園)、呂洪廣(飾魯貴)、黎耀威(飾魯大海)、陳希寶(飾周沖)。既是投資者,又兼負編、導、演的陳培甡本身是知名粵劇文武生,首次公開演出舞台劇,聯同台前幕後一班各行翹楚合力打造名劇。

  陳培甡說:「呢班老友多是第一次演舞台劇,但都有舞台演出經驗,黎燕珊是電視紅人,我覺得佢好有時代感,演技出色,有繁漪那種倔強、反叛,鄧有銀係我嘅長期拍檔,南鳳、黎耀威、呂洪廣、陳鴻進皆為粵劇大老倌,陳希寶雖非職業演員,但也有演出經驗。八個主角戲份平均,演來稱職值得信任,個個都有非常好的表現。」

  當然,要達至完美效果,尤其是要塑造出豪門感,光靠構思並不足夠,還須製作配合得到,這方面牽連甚廣,包括人力、財力、物力等。身為投資者的陳培甡在組班方面盡顯其過人才能,不惜工本大灑金錢之外,圈內外廣結人緣招納專才亦功不可沒。

  幕前演員班底固之然重要,幕後各工種包括服裝、配樂、音響、化妝、髮型、道具、布景等,少一點高超技術都過不到他這個班主的關,陳培甡注重每一個環節都要達到最完美效果,找來一個又一個專業人士幫忙,身價不菲,有錢都未必請得到幫手。

  陳培甡減18磅配合角色

  先提服裝設計陳華國,香港頂尖時裝設計師,是各方明星、名人爭相邀約的造衫高手,包攬不少著名歌手開騷華衣美服,等閒不會為他人作嫁衣裳,但陳培甡是例外,皆因二人是親兄弟,阿哥開口,弟弟冇得托手踭。陳培甡難掩得意之情:「細佬只有一句:條件係你要減20磅,費事你影衰我嘅衫!」結果他用兩個月時間減咗18磅,現時仍須努力。「佢講得啱,我嘅健碩身形的確不似周萍呢個人物!細佬好叻,係完美主義者,設計嘅服裝充滿二三十年代韻味,尤其係旗袍,靚到不得了,珊姐唔捨得除落嚟,為咗效果好,珊姐平日都穿着類似長衫和鞋練習步姿和儀態。華國細微到連當時男主角的鞋是黑白間還是啡白間,都研究得一清二楚。」

  陳培甡一一道來每個幫手的好朋友,大型布景不易做,李淑勤領導的佛山粵劇團一力承擔,隔空趕貨火速運送;音樂設計找來目前樂壇最年輕又最搶手的音樂總監何秉舜,對方二話不說,不講金講藝術;梁煒康更在百忙之中抽空負責燈光效果,他是當今戲行最出色最吃香的燈光師!陳培甡開心透露,藝術指導是其老師羅冠蘭,對方好忙,但也答應每周抽兩天時間、每次四小時到來義務幫忙,陳培甡說:「個個精英位位出手相助,只能衷心講句:無言感激!」

  用心去做一件事,組織到一班叻人靚人幫助,達至夢寐以求的效果,既是樂事更是盛事,陳培甡有信心,《雷雨》再現,在香港舞台綻放出璀璨悅目的光彩!

  後記

  陳培甡連同好拍檔鄧有銀做訪問,二人原來早已全身投入戲行,正正式式是梨園子弟大老倌。

  陳培甡入行15年,近來起班甚密,拍過不少花旦,聽他娓娓談及梨園種種,娛樂性十足,最有趣的是與聲哥(林家聲)一段非正式師徒情緣,惜篇幅有限,未可詳述,惟聲哥贈其學戲八字真言:「聲·音·氣·版·字·情·腔·韻」,值得珍重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