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圖重振半導體產業 企業缺投資意慾成致命傷
香港文匯報訊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製造的半導體一度佔全球市場份額約50%,如今份額卻不足10%。美國目前全力拉攏盟友打壓中國半導體產業,日本將此視為重振半導體產業的良機,然而日企缺乏投資意慾,在競爭方面落後,要「捲土重來」將面對重重困難。
報道稱,在美國決定單方面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實施限制後,日本政府看到恢復半導體產業的機會,正加速對有關產業的支援,一方面通過財稅補貼等方式,積極邀請海外半導體企業投資建廠,另一方面積極支持本土半導體企業發展,包括日本政府主導、由多家日本企業共同出資成立的企業Rapidus,計劃在2027年實現2納米製程最尖端半導體的量產。有分析認為,日本政府最後可能會投資5萬億日圓(約2,610億港元)。
然而在連續拋出半導體產業刺激和支持政策之際,日本重振半導體產業的計劃卻不被看好。對於「在半導體生產技術上再次引領世界」的願景,日本國內業內人士認為面臨重大挑戰,日本應放棄「對過往輝煌不切實際的懷念」。
企業投資國外 失半導體產業需求
踏入2000年以來,日本經產省對經營不善,技術落後的半導體企業提供資助,讓這些企業通過合併方式盡可能生存下來。但在這個時期,日本產業界已缺少在日本國內的投資意願,大量日企到國外投資,通過使用國外廉價的勞動力,在距離市場最近的地方建廠。當大量工廠搬到國外後,日本的家電、數碼產品等不再像2000年前那樣對半導體產品有着巨大需求,令日本產業界失去在半導體產業方面革新的動力與慾望,開始在競爭中落後。
長期從事半導體研發與製造的日本NEC前工程師菊地正典,分析當前日本半導體產業發展不足的根源,認為與西方同行相比,日本人取得一定成功後往往滿足於現狀,而不是尋求進一步發展,如今日本半導體企業已缺乏新的視角和發展願景。有分析認為日本半導體衰落的原因,不是半導體政策出了問題,是日本產業衰敗、半導體在國內外失去市場、半導體產業本身技術及生產落後的結果,Rapidus並不能解決日本半導體衰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