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版「珍珠港事件」 暴露美以情報盲點




耗費數百億元建防禦系統 零預警哈馬斯海陸空攻勢
香港文匯報訊 控制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上周六(10月7日)發動襲擊,至今已造成巴勒斯坦及以色列合共近1,000人死亡,數千人受傷。巴以衝突驟然升級震驚全球,令外界錯愕的是,以色列在加沙邊境耗費數十億美元(相當於數百億港元)構築號稱滴水不漏的防禦系統,今次幾乎毫無防備。以色列與美國密切合作的情報系統也雙雙「失明」,被質疑嚴重失能。以國眾多官員承認,今次事件如同以國版「珍珠港事件」,分析亦指事件暴露美以情報網的盲點,凸顯以國軍事情報系統失靈。
《華爾街日報》形容,以色列對今次襲擊顯然猝不及防。報道引述以國情報部門最近對哈馬斯的評估,當中還顯示以方認為哈馬斯已轉移重心,尋求「避免從加沙發動重大襲擊」,以防以國採取「懲罰性軍事措施」。以色列特拉維夫國家安全研究所研究員埃爾蘭直言,「所謂『哈馬斯趨於穩定』的說法,就這樣以毀滅性的方式被粉碎了。」
以色列自2005年從加沙地帶撤軍後,花費巨資在邊境建立防護網,還在美國協助下開發「鐵穹」導彈防禦系統,宣稱可攔截約70公里範圍內的火箭彈等。然而今次應對哈馬斯,以軍並未如往常一樣,公布被攔截的火箭彈數目。以國情報機構摩薩德前局長哈勒維坦言,哈馬斯不到24小時內發射的火箭彈數目超過5,000枚,「我們根本不知道他們有這麼多,也沒有預料到攻擊如此有效。」
泥頭車推平「智能屏障」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面對以國設有攝像頭和運動傳感器的「智能屏障」,哈馬斯僅用泥頭車就推平了道路,發射大量火箭炮壓迫防禦系統,甚至用滑翔傘從海上滲透以國國境。要在海、陸、空發起協調一致的行動,哈馬斯必須採取非常高水平的安全措施。哈勒維也認為,「哈馬斯可能就在以軍眼皮底下,就計劃進行了多輪試訓。」
還有美國官員警告稱,美方最近數月都在關注加沙地區緊張局勢升級跡象,但並未收集到戰術級情報提醒如此大規模的襲擊。在美以合作的情報網覆蓋下,哈馬斯仍成功儲備武器、加強人員訓練、安排槍手滲透等。一名匿名美國高級情報官員直言,事件引發了人們對美以「情報盲點」的擔憂。
哈馬斯認突襲獲伊朗支持
哈馬斯領導人周日表示,今次突襲背後得到伊朗支持。華盛頓智庫「保衛民主基金會」研究部高級副總裁尚澤對此並不驚訝。尚澤估計哈馬斯在加沙地帶擁有約1.5萬枚火箭彈,「以國多年頻繁空襲加沙地帶,試圖轟炸哈馬斯獲取武器的地下通道。然而現實擺在眼前,今次就是以國在軍事和情報方面的重大失敗。」
以色列駐法國大使摩拉夫承認,以國情報系統存在問題,「如果我們事先有哪怕一絲情報,都會準備反擊。我們必須吸取教訓。」BBC也引述以國匿名官員消息稱,以國內部針對情報機構失靈的調查已經開始,料會持續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