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幹文倡7點改革港SPAC發展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岑健樂)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SPAC委員會主席王幹文昨表示,香港在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方面的發展令人失望,由推出至今只有5間SPAC成功上市,他認為這與當前香港SPAC上市機制不夠完善有關。他提出7點改革建議,期望能夠優化與完善香港的SPAC上市規則及相關實操做法,提振香港的資本市場表現。
降低PIPE投資門檻
王幹文提出7點建議,分別為實操中進一步明晰SPAC 發起人的適格要求;允許普通投資者參與認購及交易;適當提高權證的攤薄上限,同時引進附權股(right)和超額激勵做法 (over-funded trust);降低PIPE投資(獨立第三方投資)門檻,允許PIPE投資於併購交易公布後擇機落實;取消發起人提成權,併購交易中引進國際通行做法的Earn-out 機制;權證採取現金行權;僅限專業投資者參與認購及交易背景下,應允許發起人參與併購交易表決。
其中,王幹文強調,投資SPAC比投資加密貨幣的風險低,因為投資者可依法在港交所二手市場買賣SPAC股份,既然香港允許散戶投資加密貨幣,便應該允許散戶參與SPAC。
另籲單邊徵股票印花稅
近月港股成交低迷,市場有聲音建議下調股票印花稅,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鄧聲興昨認為,減股票印花稅未必對股市有很大的提振作用,但政府亦應該要做,如改為只收單邊(即買家免稅,賣家付稅),同時加強到東盟路演,吸引當地資金來港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