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市民挺港2030年或之前禁煙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弦)青少年長期接觸二手煙,會增加患上肺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香港大學研究團隊調查發現,有逾六成受訪兒童在家中接觸到家人或鄰居的二手煙、三手煙,形容為「不能接受」。有五成兒童則會在室外會接觸到二手煙,團隊擔心特區政府進一步加強戶外控煙政策,會令更多煙民改為回家吸煙,導致青少年吸食二手煙機會上升,建議政府長遠考慮立法全面禁煙,短期提高煙草稅至75%,擴大法定禁煙區等有效管制措施,期望2030年達至「無煙香港」。
港大研究團隊在2010年至2021年期間進行八輪全港學校調查,發現青少年在家中接觸二手煙的情況呈上升趨勢。2020年至2021年,29.8%的中學生在過去七天內曾在家中接觸過來自家人的二手煙,40.7%中學生接觸來自屋外鄰居的二手煙。經以上其中一種途徑接觸二手煙的比例為58.5%,若包括三手煙(31.5%)在內,總體有62.6%人曾在家中接觸來自家人或鄰居的二手煙、三手煙。
港大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副教授何世賢表示,青少年在家中如此頻繁地接觸有毒的煙草煙霧,是絕對不能接受的,而本港居住環境高密度及狹窄,只有全面禁煙才能有效保護他們。
他解釋,過往經驗顯示擴大公眾地方的禁煙區後,有機會令煙民回家吸煙,令兒童或鄰居受二手煙影響。若政府同時顧慮家庭需要,應考慮規管私人地方吸煙,或令煙民無所適從,家中亦是較難執法的地方,因此最徹底的方法是全面禁煙。
港大醫學院護理學院教授王文炳指出,團隊另一個持續8年的調查顯示,78%的受訪市民支持在2030年或之前實施禁煙,而目前本港煙草稅比例遠低過世衞建議75%,及澳洲、新西蘭等國家地區每年自動增加5個百分點的煙稅,令煙民預期吸煙成本只會愈來愈高,鼓勵其戒煙,擺脫尼古丁控制。
他表示,增加煙草稅得到公眾大力支持,又強調加煙稅仍是唯一將吸煙率有效下降的方法,建議政府在下年度增加煙草稅至75%,並建議煙草稅與通脹掛鈎、有相應每年上升比例等,長遠仍需全面立法禁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