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大──雄彬一號 衛星順利升空

◆ 「香港科大-雄彬一號」成功發射。
◆ 「香港科大-雄彬一號」成功發射。

◆ 香港科技大學在校內舉行活動,慶祝「香港科大-雄彬一號」衛星成功發射。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 香港科技大學在校內舉行活動,慶祝「香港科大-雄彬一號」衛星成功發射。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引起熱議的香港高等教育界第一顆衛星「香港科大──雄彬一號」高分辨光學衛星,已於前日(25日)成功發射升空,並已向香港科技大學傳回第一批地球監測遙感數據。香港科大昨日在清水灣校園舉行發射慶祝典禮,其間與前往發射現場的師生團隊視頻連線,介紹該校與內地長光衛星公司的一連串科研規劃。提出並促成計劃的港科大副校長(大學拓展)汪揚介紹,今次衛星發射作為計劃的第一步,未來將與長光現有逾百顆衛星組成「星座群」,從粵港澳大灣區、全國乃至全球層面,提供最新的實時影像和遙感數據,為環境監測與災害預報和管理作出貢獻。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鼎煌

  已傳回首批地球監測遙感數據 標誌兩地航天科技深度合作成果

  「香港科大-雄彬一號」遙感衛星具備逾150公里成像幅寬,遙感解析度為歐洲太空總署哨兵二號20倍,是目前民用衛星中的最高規格。衛星前日中午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與運轉。

  港科大辦慶祝典禮 逾400嘉賓出席

  港科大昨日特別舉行慶祝典禮,邀得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秘書長王松苗、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方建明、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教科部副部長吳程、特區政府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與大學管理人員及師生等逾400名嘉賓出席,更有逾7,500人線上參與。

  典禮期間,前日前往衛星發射現場的汪揚,和共同領導是次研究的港科大土木工程及環境工程學系系主任兼講座教授張利民,亦在甘肅嘉峪關與香港視頻連線介紹計劃的內容。

  汪揚表示,已成功進入軌道的「香港科大-雄彬一號」,將會同長光此前已發射運行的108顆「吉林一號」商業遙感衛星組成一個「星座群」,首先覆蓋香港並未來拓展至全球,偵測並提供如滑坡、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最新實時影像和遙感數據,為策劃組織救災工作提供強有力數據支援,亦會在此基礎上打造一個全面的環境監測與災害預報系統。

  港科大團隊亦會利用傳輸回的影像與數據,在災害應急管理、智慧城市發展、可持續資源管理等多個領域開展數據分析和應用的研究。張利民補充指,港科大還將與長光衛星探索合作研發具備碳排放探測與檢測功能的「碳衛星」,期望該技術可為香港、國家以至全球的災害管理、環境監測和碳中和作出貢獻。

  施俊輝在典禮上表示,今次港科大與長光衛星的合作,可望為香港和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作出實質貢獻,也標誌兩地在航天科技領域上深度合作的成果。

  港科大校董會主席沈向洋提到,全球氣候挑戰迫在眉睫,希望透過全面的遙感衛星計劃,為災害應變、環境監測、可持續資源管理等宏觀決策提供支持數據。而航天事業是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今次衛星發射正是兩地航天合作的成功案例。

  港科大校長葉玉如表示,今次是該校的第一個科學衛星項目,並開啟了兩地航天創科領域合作的新方向,港科大將充分利用現有科研優勢,與政府部門、研究機構以及企業等不同界別合作,促進衛星遙感數據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創新和應用,為國家在航天領域的產學研發展貢獻力量。

  衛星遙感應用範疇

  1) 災害評估及應對*

  2) 環境監察及可持續發展*

  3) 智慧城市及規劃*

  4) 土地應用繪圖

  5) 水資源管理

  6) 數字農業

  7) 監測空氣質素及海洋顏色

  8) 基建監察

  *為「香港科大-雄彬一號」主要應用

  資料來源:港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