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鏡混合實境 開刀免兩頭望

◆「雲合混合實境平台」演示圖,醫生穿戴MR眼鏡,可以直接在手術時查看並操作病人的醫學影像。 雲合科技圖片
◆「雲合混合實境平台」演示圖,醫生穿戴MR眼鏡,可以直接在手術時查看並操作病人的醫學影像。 雲合科技圖片

◆ 施君易在演示「混合實境眼鏡」,模擬手術中看到的患者病處生成影像。 香港文匯報記者王鼎煌 攝
◆ 施君易在演示「混合實境眼鏡」,模擬手術中看到的患者病處生成影像。 香港文匯報記者王鼎煌 攝

  醫學影像與病處重疊比較 骨腫瘤科率先試用

  對於經常操作手術的醫生來說,過程中要經常抬頭望向載有病人醫學影像的大屏幕,其實頗為不便。在香港城市大學「HK Tech 300」創新創業項目的支持下,本地一家專注開發「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MR)手術輔助軟件的初創公司,成功將CT電腦掃描或MRI磁力共振等2D醫學影像,經人工智能 (AI)算法計算後,重新生成3D可視化影像,醫生戴MR眼鏡後,可在手術過程中透過「混合實境平台」實時看到需要手術處理的區域之醫學影像,更可以將其與患者病處重疊在一起進行比較分析,免卻一邊手術,一邊抬頭看影像的繁瑣。目前,該項技術已經被本港醫院納入臨床測試,並率先在骨腫瘤科手術試用。◆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鼎煌

  在「雲合混合實境平台」的幫助下,醫生可於手術前、中、後期實現手術規劃、手術導航、遠程協作與教學培訓等多功能任務。

  開發系統的雲合科技創辦人兼行政總裁施君易介紹指,在手術前,醫生可將病人的醫療影像輸入至系統,系統經AI算法重新建模後,可繪製出3D圖像,再按病人個人數據制訂模擬手術場景,如安裝植入物,切除腫瘤的位置等。

  可用眼球動態移動手術模型

  手術中,醫生可選擇戴上MR眼鏡,可直接通過眼前投影,參照病人醫學影像進行手術,同時透過手勢、眼球動態等操作移動手術模型,亦可隨時翻閱病人檔案;眼鏡的視像鏡頭更可將實況傳送至遠程用戶,即便不在手術現場的專家亦可遙距指導手術進行,同時建立起的數據資料庫也可以幫助醫療人員作教學培訓。

  施君易指,新技術在骨科、腫瘤科及神經外科的應用試驗較多,當中人體骨骼結構相對簡單,對於機器訓練來說相對容易。

  至於腫瘤手術,一般所需要時間更長,有的達十幾小時,如果輔助設備可以讓醫生直接看到病人醫療影像並輔助分析,會節省不少時間。

  國際發明展奪「評審團嘉許金獎」

  在今年5月的第四十八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雲合混合實境平台」勇奪「評審團嘉許金獎」,有關技術亦開始於本地醫院骨腫瘤科手術進行臨床測試。

  施君易提到,團隊正將技術應用到更多醫療疇範及器官種類,如比較複雜的血管組織,未來也希望進軍動物醫療領域,「目前本港的動物醫療發展快,水平高且分類更細,而且動物醫療也有專科,如神經外科等,雖然人與動物的形體大小不同,但團隊在努力嘗試,爭取在本年內成功將實境平台運用到動物手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