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電競攜手 產業跨界融合

速推「軟硬聯通」 平台促進交流 「造極」育港高手
粵港澳大灣區青年電競交流活動暨灣區青年電競友誼賽昨日在廣州啟動,來自香港的近40名電競愛好者,在深圳、廣州等地了解大灣區電競產業發展、接受專業培訓及參加電競友誼賽。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監事長、粵港澳電競發展研究院院長白玲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在電競運動方面已經形成了以賽事為核心、上下游產業鏈完整並開始與其他產業跨界融合的產業生態,接下來要加速推動大灣區「硬聯通」、「軟聯通」,抓住灣區合作機遇,以電競為平台,促進大灣區青年群體之間的交流,培養符合大灣區產業發展需要的電競人才。
◆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
近年來,內地電競行業和上下游產業發展迅速,特別是電競項目進入亞運會正賽更在內地掀起一股電競熱潮。香港電競行業起步晚、基礎薄弱,但相關愛好者群體亦日益龐大,與內地交流、學習需求大。
為此,香港新界青聯發展基金會聯合內地電競龍頭企業超競集團等行業企業、機構,首創推出專門面向香港的專業導向電競培訓計劃「造極電競培訓計劃」(下稱「造極計劃」),為香港培訓電競選手、電競評述員、電競賽事幕後運營等電競人才,並搭建行業交流、競技平台,為香港青年在電競領域拓展創新創業就業空間,共建大灣區電競產業生態。
首期學員招募 近40人入圍
在計劃推出、首期學員招募令發出後,短時間內有近百人報名,最終近40人成功入圍。他們來自於香港各大高校,多是電競項目「英雄聯盟」愛好者,不乏十餘年遊戲經歷的資深玩家。
一眾學員前往位於深圳的騰訊總部,了解騰訊在技術發展、平台建設等方面最新發展。在廣州,學員們前往天河區遊戲產業聚集區,了解電競產業前沿訊息。在廣州體育學院,來自內地的電競資深教練,圍繞電競行業本身的各環節、各崗位,主辦方都帶來了資深培訓老師,包括遊戲畫面管理、賽事管理、場地規劃、燈光設計、電競裁判等。
參與是次「造極計劃」的超競集團是一家專注於Z世代的電競文創產業多元化企業,其最為知名的是旗下EDG電子競技俱樂部。該俱樂部獲得過英雄聯盟S11全球總冠軍、LPL首個冠軍大滿貫、LPL聯賽6次奪冠等榮譽。接下來,超競集團將在大灣區電競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超競集團CEO吳歷華是電競產業資深從業者,作為一名香港人,多年來推動香港與內地電競行業合作。吳歷華表示,該集團協助多所高校設立電競專業,接下來期待與有意發展電競專業方向的港澳高校合作,共同開展電競相關的課題研究,共同探索港澳電競產業運營人才的培養。
談到香港與內地電競產業的合作,吳歷華告訴記者,內地電競產業無論是在亞洲還是全球範圍都極具影響力,內地與香港合作空間巨大。
給港青「打開一道大門」
一方面,內地多年來積累的經驗和模式,可以分享給香港業界,給有意從事電競行業的香港年輕人「打開一道大門」;另一方面,內地電競產業發展到如今的階段,也急需「走出去」,將中國的電競產業打造成擁有NBA之於美國的影響力,而連通全球的香港就是一個最佳的「窗口」,具有特殊的戰略地位。
吳歷華強調,「造極計劃」最大的意義不在於技術培訓,而是培養全產業鏈的電競產業人才。當前,香港電競人才十分缺乏,內地產業發展亦存在人才缺口,因此,如果香港年輕人有意從事電競產業並為之努力,相信大有前途。
粵港未來將推動「造極計劃」常態化運作,並有意聯動大灣區產學研各界,在人才培養、賽事打造、電競課程開發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粵港澳電競發展研究院由粵港澳三地共同發起成立,在學術研究上填補了大灣區電競產業理論發展的空白。接下來,期待進一步加強三地電競產學研合作,在打造電競灣區標準、人才培養等方面,進一步推動相關工作。」白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