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忠告】警惕網上求職平台 無須持牌陷阱多

  黃小姐及Aimee均是透過社交平台的所謂「中介」或求職平台搵兼職,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這些平台與正規的職業介紹所不同:平台無須持牌,但也不會向求職者收取佣金,故目前並無制度監管,「由於這些App或社交賬號等於廣告平台,只是免費向求職者提供諮詢,因此屬於目前難以監管的灰色地帶,但政府有必要檢視其規範性。」

  建議勞工處放蛇調查

  勞聯立法會議員周小松指出,網上求職平台或社交媒體中介,勞工處仍有權進行調查及執法,「建議勞工處與求職平台溝通,通過平台宣傳求職陷阱等注意事項,令勞資雙方都清楚明白自己的權利。其次勞工處亦應當主動在求職平台中進行調查,篩選可疑信息,甚至放蛇執法。」

  針對類似的暑期工陷阱,陸頌雄直言,暑期工是勞資糾紛的重災區,部分無良僱主或利用學生沒有社會經驗、膽小怕事、不敢追討的心理,進行不同程度的剋扣或拖欠人工。

  「我建議學生求職時,無論是不是兼職,都最好找能夠簽訂正式合約,並且能夠直接聯絡僱主的工作。即使口頭協議同樣具有法律效力,但一旦出現欠薪,追討起來始終更加困難。倘若不幸遇到拖糧事件,無論銀碼大小都應追究到底,使無良僱主得到應有懲罰,也應防止再有僱員受害。」他說。

  搵快錢誘惑尤需拒絕

  除了拖糧的問題外,周小松提醒學生要格外小心求職騙案,「學生初入社會尤其要留意搵快錢、足不出戶賺錢等高薪利誘,或一些工作內容與報酬不匹配的工作,避免墮入騙案,否則一旦誤墮法網就得不償失,嚴重者恐人財兩失。」他強調,若求職時遇到疑惑,一定要向有經驗的親友長輩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