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51年做點心經驗創業開酒樓 布師傅經營理念 敢創新 重誠信 講和諧

◆碧儷苑剛推出的「本灣奄仔蟹宴」,當中的岩鹽焗奄仔蟹是首選。
◆碧儷苑剛推出的「本灣奄仔蟹宴」,當中的岩鹽焗奄仔蟹是首選。

◆布師傅直接向客人收集菜式意見加以改進,菜式保持好質素以留住熟客。
◆布師傅直接向客人收集菜式意見加以改進,菜式保持好質素以留住熟客。

◆岩鹽焗奄仔蟹
◆岩鹽焗奄仔蟹

◆懷舊虎蝦多士
◆懷舊虎蝦多士

◆碧儷苑公仔點心對小朋友甚有吸引力。
◆碧儷苑公仔點心對小朋友甚有吸引力。

◆玉簪帶子
◆玉簪帶子

◆頭抽浸乳鴿
◆頭抽浸乳鴿

◆南非鮑魚雞粒燴飯
◆南非鮑魚雞粒燴飯

◆鱻魚羹
◆鱻魚羹

◆木糠布甸
◆木糠布甸

  演藝界會有演而優則導,大廚界也有煮而優則導,不少大廚心願都是做老闆有自己的酒樓餐廳發揮所長,就像荔枝角碧儷苑的布基師傅。布師傅9歲賣點心、其後做點心,至今已經有51年的經驗,他現在不再是點心師傅,而是管理自己投資的酒樓餐廳的老闆。他的工作範圍涉及公關、市場推廣,點心設計等,直接向客人收集菜式意見加以改進,菜式保持好質素以留住熟客。每年這時,便是奄仔蟹當造時。最近,他們推出的「本灣奄仔蟹宴」,價錢與質素都很合理,乃知己聚餐之首選。 ◆採、攝︰焯羚

  當造特推「本灣奄仔蟹宴」

  碧儷苑老闆布師傅是識食之人,他的店以豉油皇浸乳鴨及螃蟹成名。他認為食材新鮮是最重要的,新推出的「本灣奄仔蟹宴」質素高,令人食過心思思想再食!原因是奄仔蟹當造,蟹膏肥美又甘香,入口柔軟細膩,滿口膏香,坊間一般食店做蒸及鹽焗奄仔蟹,碧儷苑的岩鹽焗奄仔蟹則較特別,並非真正用鹽生焗,需要先蒸奄仔蟹再以岩鹽焗,岩鹽焗方法烹調的奄仔蟹能帶出蟹的鮮味,入口有點鹹香,那滿瀉的蟹膏雖然好邪惡,但實在太鮮味,好難忍口呀﹗再上一杯陳年花彫,與奄仔蟹簡直是絕配。

  「本灣奄仔蟹宴」包括多款菜式,有幾近失傳的懷舊虎蝦多士,賣相最吸睛是那大大隻的虎蝦,炸過的鮮蝦和麵包脆卜卜,鮮蝦彈牙,令人一試難忘。鱻魚羹,內裏有斑肉、魚肚、魚腐,魚肉幼滑味鮮,軟嫩的魚肚及柔滑豆腐,以及魚肉夾雜了脆米,入口啖啖的魚湯鮮味魚湯,有口感又好滋味。

  一道「玉簪帶子」非常精美,鮮帶子穿着翡翠色的菜芯,就像一個個玉簪子,入口鮮甜無比,食得又睇得。南非鮑魚雞粒燴飯亦是一道非常考手藝的菜式,選用南非鮑魚厚身有咬感,雞肉與米飯更經過特別處理,燴飯粒粒分明,不油不黏,很好味。頭抽浸乳鴿(半隻),乳鴿非常的入味,肉質嫩滑無比,還嘗到陣陣的頭抽香味,正到無得彈。最後,甜品「木糠布甸」,一看已知極花功夫的布甸,夾心香濃,入口軟滑,香脆餅底更添口感。老闆還送出用來哄小朋友的公仔點心,造型可愛生動又好食。

  疫情期損失100萬不放棄

  布師傅從一個做了幾十年的點心師傅轉型投資開酒樓,偶然也可以做公仔點心,他覺得自己越做越開心,不像其他師傅會講做哪行厭哪行,他笑言︰「下一世仍願意做點心師傅」。他以前在鴻星酒樓任職點心師傅, 做了30多年。由於鴻星酒樓要縮減業務,布師傅自己投資經營做酒樓,更帶了一班舊同事出來一起創業,與夥計感情很好,他認為老闆與員工的關係應該要把員工當成一家人對待,要互相尊重。別人做酒樓會很難請人時,他從未遇到難題。但是去年,碧儷苑新開張不久即遇上疫情嚴峻,一下就損失了100萬元,布師傅說:由於酒樓的員工都是以前一起共事,他們都有非常敬業的精神,公司企業文化的規定是有團隊精神,也一定要對員工好,不輕易解僱他們。他更堅定地說,只要堅持,終有一天會好轉。今年復常,生意基本正常、業績也還可以,希望盡快賺回損失之餘,有錢給員工加薪。

  以前主要是在廚房烹飪美食,現在管理人和食物,的工作和以前迥然不同,現在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更加了解客人的心理,更了解客人對美食的喜好,然後和廚房的廚師們部署如何改良食物。他對整個公司的經營理念是要追求創新、勇於學習,企業文化要和諧和用誠信的態度去服務客人,這些也是布師傅的座右銘。很多家庭都會一家大小去喝茶,這也是香港人的習慣。很多時候,布師傅都會親自設計很可愛的卡通人物形狀的甜點、公仔點心,可以讓小孩子很開心地享受和家人飲茶。

  布師傅性格樂觀開朗,但背後有個很感人的故事,他原來是長洲居民,更是個孤兒,親友家寄養大的,從3年級(9歲)的時候就開始賺錢幫補家計,早上起床去茶樓賣點心,賣完點心就回學校上課,他曾經試過自己背着16盅排骨飯,賺到免費早餐點心及零錢,當時也不覺得淒涼, 因自己已經習慣吃苦了。除了賣點心之外,他還會做散工,在長洲碼頭做一些小孩子可以做的雜工。每逢一些節日總需要人幫手的。例如喪禮拜祭、長洲太平清醮活動、飄色巡遊,當中有不少要青少年幫手的工作他都做過。他慨嘆那個年代的小朋友是很肯吃苦的,也是因為小時候的經歷讓他吃苦耐勞,在服務行業裏面很敬業。他回想起那段生活覺得很開心,因為自己已經盡了力。

  布師傅也是靠雙手做點心的工作而養大了兩個兒子,供他們去外國讀書, 現在兩個兒子都學成歸來,一個兒子幫他管理餐廳的行政事務,另一個本來是專業人士,但因為熱愛巴士,所以去了巴士公司工作。他認為一定要在自己喜愛的領域工作,對兒子們的選擇從不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