醃菜含蟲屍膠碎 「坤興記」欖菜異物多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消委會抽查市面30款預先包裝醃菜樣本,包括8款泡菜、4款德國酸菜(sauerkraut)、5款青瓜、5款榨菜、4款蘿蔔和4款橄欖菜,發現85%屬於高鈉食品。此外,絕大多數樣品驗出昆蟲、粉蟎、毛髮、金屬與塑膠碎片等輕質異物,當中「坤興記」橄欖菜異物最多,每100克驗出多達310塊昆蟲碎片。消委會指出,醃菜大都以高鹽分抑制微生物繁殖,因此大都屬於不宜過量食用的高鈉食品,同時因為主要原材料是蔬菜,容易摻雜昆蟲或其他雜質,即使未必對人體有害,「但假若異物含量較多,代表產品的衞生狀況需要改善。」
測試30款 26款驗出高鈉
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說:「醃菜要抑制微生物繁殖,在蔬菜中加入鹽造成『脫水』效果,是非常普遍的醃製方法。」世界衞生組織(世衞)建議成人每日應攝取少於2,000毫克鈉,大約相當於5克食鹽(即略少於1平茶匙)所含的鈉。根據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為消費者提供的參考水平,每100克固體食物若含超過600毫克鈉,即屬高鈉食品。
這次消委會測試30款預先包裝醃菜,結果顯示有26款屬於高鈉食品,每100克樣本的鈉含量介乎641毫克至3,080毫克不等。鈉含量最高的一款是「蓬盛」橄欖菜,成年人進食一份30克,所攝入的鈉高達924毫克,接近世衞建議每日攝取上限的一半。另有3款產品標示的鈉含量與檢測結果不相符。
長期過量攝鈉增腎病風險
譚鳳儀解釋:「鈉有助維持體內細胞外液和酸鹼的平衡,亦是神經傳送和肌肉收縮必需元素,但若長期過量攝取,有可能導致血壓上升,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和腎病的風險。根據香港衞生署資料,進食過多鹽亦可能損害胃黏膜,增加致癌物幽門螺旋菌寄生的機會,令罹患胃癌的風險增加。」
除了德國酸菜「Foodcraft」外,其餘29個樣本均檢出輕質異物,儘管大部分樣本的異物含量不多,但當中3款橄欖菜,包括「美味棧」、「坤興記」和「綿香」,每100克樣本所含的昆蟲碎片介乎91塊至310塊。消委會敦促廠商應對產品的原材料、品質和生產過程嚴格把關,全面加強食品安全及衞生。
食安中心發言人回應指,就消委會轉介涉及標籤事宜的3個個案,中心發現2款產品已沒有在香港市場出售,其餘一款樣本的檢測結果待定。此外可能由於檢測精細度差異,中心只在其中一款產品的跟進樣本中,發現一塊長約0.5毫米的懷疑昆蟲碎片,並正作出跟進,其餘樣本均沒有檢出任何異物。
「美味棧」的分銷商指,因應一批即食橄欖菜於檢驗時發現的雜質,已即時與廠商提出相關事項的緊密跟進。另為謹慎起見,該公司於過去10天內,立即停售及全面回收受影響批次的產品。
「坤興記」的代理商表示,已主動回收市場上的所有相關產品,同時根據消委會的報告,與生產商跟進,要求作出相應質量改善及標籤資料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