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農業學首誕畢業生 「冀用科技促進農業」

◆左起:黃潤添、林雅明、馬靖楠。
◆左起:黃潤添、林雅明、馬靖楠。

◆農業科學學生均需實習落田耕種。
◆農業科學學生均需實習落田耕種。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香港浸會大學開設了本港首個生物資源和農業科學理學士,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探索農業科學的前景及生物資源的管理,課程今年迎來第一屆畢業生,黃潤添(Tim)及馬靖楠(Paula)是其中兩人,他們均獲選到水耕種植公司實習,體驗香港農業市場實際運作。其中黃潤添更已獲聘為管理培訓生(Management Trainee),希望結合科技,促進香港的現代農業發展。

  不聽媽媽話 因深信農業有前景

  自小愛種植及大自然的黃潤添,年幼時特別喜歡觀察種子生長成為植物過程,亦會因為看到植物成長有成功感,四年前他入讀了浸大首個農業學士課程,他笑言媽媽曾擔心自己要做農夫無法「搵食」,曾力勸他投考公務員找一份穩定工作,但他不為所動,一直視在農業界發展為夢想。他強調,現今農業已不再是傳統農業般要求農夫落力耕田才有收成,在大學數年間,他學會了生物生態發展、不同植物種類的特性,亦了解到配合科技的種植方法及不同植物認證等,令他看到不錯的前景。

  黃潤添表示,現代農場發展講求與科技配合,即使在香港土地面積較小欠缺農田地,也可透過科技發展適合本地的農業,例如水耕種植便是其中一種方法。

  他提到,課程同學中,約一半人選擇繼續進修,三成求職,另有兩成人有意離港尋求機會。

  馬靖楠曾與黃潤添一同於水耕種植公司實習,她畢業後計劃繼續進修樹藝課程。她直言,本地農場不足,加上課程今年才有首屆畢業生,就業市場未必有太多直接與農業相關工作,但其實包括食物安全、農場有機認證等議題一直受社會關注,在學期間亦有充足的有機認證及檢驗員實用技術訓練,相信仍有不少的出路及機會。

  聘請二人的水耕種植公司AquaGreen創辦人林雅明認為,香港發展農業如能配合科技亦大有作為,以水耕為例,不僅較土耕更有品質保證,還能降低水資源運用和污染排放。

  她表示,公司工作內容包括品質保證稽查、品質監控、流程管理,以至市場推廣及策劃工作,入職者若能了解植物的特性,又明白現代農業糅合科技種植的重要性,便能迅速掌握到公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