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視察香港一周年】多策落實「三提」 增供房屋呵民心

◆2023至2027年私宅年均落成量料1.9萬伙。資料圖片
◆2023至2027年私宅年均落成量料1.9萬伙。資料圖片

本港未來3年至4年一手供應持續上升
本港未來3年至4年一手供應持續上升

  未來4年私樓10.7萬伙創新高 輪候公屋縮至4.6年

  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7月1日視察香港時發表重要講話,其中提到希望香港新一屆特區政府切實排解民生憂難,指盼望房子住得更寬敞一些是香港最大的民心之一。由行政長官李家超領導的新一屆特區政府不負期望,多策並舉,過去一年香港的土地房屋供應明顯改善。房屋局預計,未來3至4年本港一手私宅潛在供應10.7萬伙,創自2004年9月有紀錄以來新高。而團結香港基金的研究報告亦指出,未來5年公屋輪候時間有望較高位減少一年半,即由2021/22年度的6.1年高位,下降至2026/27年度的4.6年。 ◆香港文匯報記者 蔡競文

  新一屆政府努力關顧民生,落實「三提」(提速、提效、提量),拆牆鬆綁精簡土地發展程序,加快土地供應。根據房屋局數據,截至最新的今年第一季,一手潛在私宅供應達10.7萬伙,較去年12月底增加約2,000伙或2%,創自2004年9月有該紀錄以來新高。當中已批出土地可隨時動工的「熟地」單位有約2.5萬伙,按季增加約2,000伙或8.7%。

  36萬伙公營房屋土地已覓齊

  至於已落成但仍未售出的現樓單位有約1.8萬伙,而建築中但未售出的樓花單位則有約6.5萬伙。數據又顯示,首季住宅落成量6,800伙,按季增2,200伙或48%;施工量則為2,300伙。

  除私樓外,公營房屋方面,據政府去年10月底發表的《長遠房屋策略》2022年周年進度報告顯示,最新的「長策」總房屋供應目標維持為43萬伙,與去年看齊,而未來10年已覓得足夠土地,興建36萬伙公營房屋,超出供應目標30.1萬伙近兩成,並連續三年「達標」。而隨土地供應跟上,團結香港基金預期,未來5年公屋輪候時間有望較高位減少一年半(見另稿)。

  市況差照批地 顯政府決心

  萊坊董事暨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王兆麒認為,可發展土地單位數量維持在高位,令整體供應數字維持在高水平,估計今年住宅落成量保持平穩,全年約1.8萬至2萬伙。他指,最近官地拍賣多以市場預計下限或更低價錢批出,可見政府有決心即使在樓市表現不佳時亦維持一定土地供應量,從而避免過去因市況不佳而減少供地甚至停止賣地,造成樓市供應出現斷層的情況。而中長線土地供應則視乎政府對「北部都會區」的發展進度。

  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未來3至4年供應上升的原因是受到「熟地」增加所帶動,若然未來補地價或重建可以加快,相信有助土地供應增加。然而,要大幅改善港人的居住環境,「北都區」的推進不能荒廢,因「北都區」是本港中長期的一個土地供應重鎮。

  未來5年私宅落成維持高水平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表示,新一屆政府銳意增加房屋供應,預期未來5年私樓供應仍將維持高企。基金會研究亦預測,未來5年的私宅落成量將維持高水平。假設精簡發展程序等利好政策措施能成功落實,2023至2027年的私宅年均落成量將達1.9萬伙,較過去5年的1.82萬伙為多,數字亦遠高於2007至2017年的年均1.16萬伙水平。

  基金會又預計,在最樂觀情景之下,如「北都區」內所有規劃申請項目都能推進落實,2028至2032年間的年均落成量將達1.88萬伙;而即使最悲觀情景亦有1.39萬伙,仍高過「長策」1.29萬伙的年均供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