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埋睇好戲:《小行星都市》呈現韋斯安德遜式美學



  很喜歡今次韋斯安德遜(Wes Anderson) 的最新作品《小行星都市》(Asteroid City,見圖)。先看預告片,充滿了絢爛色彩的視覺效果、神話般的面孔和迷人的好奇心,這些都是你對這位非凡電影製作人的期待。

  電影故事很喜劇,但又是諷刺的,就像安德遜的其他一些電影一樣,具有悲劇的靈魂。電影背景發生於1955年一個虛構的美國西南部小鎮,一個孤獨的4個角落裏有一家小餐館、加油站和汽車旅館。棕櫚樹和仙人掌點綴着小鎮,遠處聳立着淡紅色的小山丘。除了唯一的電話亭,在城鎮的外圍還有一個巨型隕石坑和一座天文台。

  安德遜採用這些顏料,表明你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虛構領域,帶領你從電影中了解慾望與死亡、愛與孤獨、悲傷與希望,以及用所有稱為生命的東西編造的故事。安德遜的新作品有許多對《第三類接觸》故意致敬的設計,像是類似於「魔鬼塔」的岩石形成、角色與外星人的相遇,以及軍方為隔離小行星都市居民而偽造新聞的情節。

  《小行星都市》裏的外星人,雖然不是星際合作,但也是國際合作的成果。他所乘搭的飛船和他踏進的隕石坑都沒有運用任何CGI特效,而是微型模型。外星人最初被設計成7英尺高,而演員謝夫高拔林(Jeff Goldblum)再高挑也只有6尺4寸高。於是憑《鐵娘子—戴卓爾夫人傳》和《布達佩斯大酒店》成為奧斯卡得主的特技化妝師馬克高利亞(Mark Coulier)設計了一套裝置,讓謝夫高拔林能夠穿上高蹺,並進行練習。

  在電視熒幕上出現的外星人是用布偶做的定格動畫。謝夫高拔林沒有在綠幕前演戲,反而穿着外星人服裝,扮演星際訪客。此外,曾參與《狐狸先生無得頂》和《犬之島》製作的布偶動畫師安迪根特(Andy Gent)造了個3尺高的外星人——比起一般定格動畫所需的尺寸都來得大。

  今次安德遜首次用上太空、外星人與世界變動的故事,則更具宇宙性;對複雜的家庭關係和新戀情、父母和孩子、秘密、發現和智取成人的內心、個人審視;廣闊的西部和灰暗的東部,都處於一種完美的情感平衡之中,沒有人比韋斯安德遜更能達到這種平衡。 ◆文︰徐逸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