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款循環扇「有伏」 易過熱「夾手指」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祝佳慧)烈日炎炎,循環扇能令冷氣房快速降溫,且更慳電,成為不少家庭的消暑利器,但安全問題同樣值得關注。消委會近日測試12款循環扇,8款未能通過部分安全測試項目,其中4款絕緣距離不足;兩款的物料阻燃力未達標;一款存在夾到兒童手指的風險。消委會2019年亦曾做過同樣測試,當時六成樣本不達標,今年卻惡化至逾六成半樣本不達標,消委會認為相關產品的改善空間大。
消委會近日委託獨立試驗所針對市面上12款循環扇檢測其安全度、送風量、省電程度、寧靜程度及使用方面程度,昨日公布的結果顯示逾六成半樣本未通過所有安全測試項目。其中,Turbo Italy循環扇的內部電路板上個別帶電部分的絕緣距離不足,較標準少1毫米;THOMSON、Turbo Italy、JNC及三信(SANSHIN)拆下風扇罩或扇葉後,用戶可接觸到的摩打轉軸與個別內部帶電部分之間的絕緣距離不足,較標準少2.8毫米至4.3毫米不等,若用戶拆下風扇罩及扇葉前,沒有拔掉插頭切斷電源,會增加觸電的風險。
普樂氏(Proluxury)在較高電壓運作時,摩打線圈的溫度升幅為93.1K,超出標準上限(90K),未符標準要求,溫度容易過熱產生隱患。伊瑪牌(imarflex)風扇的部分內部塑膠元件及三信(SANSHIN)的部分外殼膠料未能通過測試,着火後未能在30秒內自動熄滅,阻燃能力未符安全標準。
另外,愛麗思(IRIS OHYAMA)循環扇上下搖擺運作時,實驗模擬兒童手指有機會夾於風扇頭與底座之間的空隙,而試驗手指被夾到時所承受的力度(16牛頓)超出標準上限(15牛頓)。
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昨日表示,根據機電署的回應,物料絕緣距離不足的話,在正常情況下使用,風險應該不大,「但兒童夾手指方面真的要留意,因小朋友很喜歡玩、按不同東西。超出標準就是超出標準,不管風險大或小,這都視乎消費者的使用方法。」
2019年消委會曾進行類似的測試,當時有六成樣本不符安全測試標準,如今升至逾六成半,黃鳳嫺認為產品在市場已推出一段時間,卻仍有相關問題,可見該類產品具有絕對的改善空間。
她強調,不論風險大小,「超標就是超標」,都應將情況如實反映予公眾,並不斷完善保障消費者。
伊瑪牌(imarflex)和三信(SANSHIN)供應商回應表示,消委會的物料阻燃測試結果屬於個別事件,但會安排受影響批次的用戶更換零件,並不斷改良產品確保符合安全標準。愛麗思(IRIS OHYAMA)廠商對測試結果並不認可,認為測試結果只較標準略高為誤差所致,若用戶按照說明書操作,避免兒童觸碰,便能排除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