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群組成「移動長城」在港最強後盾 「忠粉」為中國女排去到盡





為了支持中國女排,你可以去到幾盡?香港文匯報記者在「中國人壽(海外)FIVB世界女排聯賽香港2023」首日比賽之前,訪問了幾位中國女排忠實擁躉(忠粉)。在中國台北工作的香港女球迷Rita,為了現場一睹心儀球星的風采,專程坐飛機回來香港進場觀戰;從事教育工作的Jason及打理飾品生意的Kennis,為了改變網民肆意批評球員的負面風氣,更不惜犧牲作息時間,在Facebook成立及管理「中國女排香港國際後援會」群組,集合更多中國女排愛好者的正能量,作為「移動長城」在香港的最強後盾。記者忽發奇想,問及眾人一旦有機會與中國女排見面,大家最想做的一件事會是什麼?他們都表示最想與球員暢遊主題公園,但背後原因卻令人暖心,更讓記者深深體會到眾人對中國女排的熱愛有多真摰。◆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黎永淦
中國女排在港擁有大量粉絲,但以支持中國女排為主題的FB專頁或群組並不多,「中國女排香港國際後援會」是最為活躍、資訊也較豐富的一個群組,本報記者在首日比賽前,特別相約了Jason及Kennis兩位「群主」訪問。30歲的Jason解釋創群原因:「大約3、4年前,因為疫情沒什麼事做,大家當時在另一個網上平台結緣,發現一旦運動員表現失準,便會見到一些比較偏激的言論。現時網上資訊流通發達,我們知道運動員都會接收到這些負面資訊,也為他們心疼,所以自己不如索性開設另一群組,以中立及公道的角度支持中國女排。」
為朱婷着想不介意無隨隊訪港
Jason以往一直都有留意中國女排,到中國女排2016年拿里約奧運金牌之後,正式成為她們的忠實粉絲,之後的香港站賽事也有入場支持,「當年見到她們由小組第4出線,8強對巴西,再慢慢打上去,過五關斬六將拿下冠軍,見證着中國女排將無可能變成有可能,自己即使隔着熒幕打氣也十分激動!」Jason透露自己最欣賞的球員是朱婷,對於偶像今次沒有訪港,他卻不感到失望:「其實真心為朱婷着想的球迷也不想她來,她完成球會比賽後應該好好休息,然後準備奧運資格賽。萬一來到表現不好,又會受到輿論壓力,我們都不想見到。」
另一位群主Kennis小時候從直播中認識中國女排,亦從已故的「雷Sir」雷禮義口中學懂何謂「食叉燒」,「看了這麼多年,印象最深刻一定是里約奧運,之後自己便迷上了,再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從不同渠道吸收中國女排資訊。」Kennis最喜愛的球星是張常寧:「她各方面都很平均,當然亦因為『靚女』,畢竟作為球迷,實力之外一定會較留意『靚女』!」不過張常寧婚後已處於半退休狀態,Kennis唯有暫時移情到龔翔宇身上,「『小宇』有一定實力,知道她也一直承受着好大壓力,希望她可以再放開一點。」
在中國台北擔任導遊工作的Rita也是群組一員。她今次為了一睹中國女排風采,特別飛返香港入場支持。她透露小時候已陪爸爸深宵追看雅典奧運,聽過王一梅、孫玥的大名,到2019年自己現場觀戰後,更不能自拔地愛上中國女排:「自奧運冠軍後,中國隊每次對意大利隊都贏不到,當年在香港站對戰又輸了頭兩局,到第3局也是落後,我們唯有不惜氣力嗌加油,結果最終真的反勝3:2,自己也激動得流下眼淚。就是奧運及這一場賽事,令自己深深愛上中國女排。」她最欣賞性格謙遜、訪問時又略帶靦覥的朱婷,又揚言不介意偶像為了休息不隨隊:「其實我們都覺得中國隊要適應沒有朱婷的打法,記得東奧時因為她受傷,全隊便失去靈魂,完全『唔識打』。現時想她好好休息,將來歸隊後,配合李盈瑩左右開弓,便可組成中國女排最強攻擊陣容!」另一位女球迷Kiki,初中時更因為中國女排而學打排球,畢業後仍會和朋友組隊,最欣賞的是現已退役的顏妮,「她上次也有訪港,當時在正選陣中已算是年紀比較大,但仍十分努力,即使有傷都會堅持到最後。」
望與女排成員遊主題公園減壓
這班「鐵粉」年齡都在30至40歲之間,眾人做過最瘋狂的事也只是追車而已,只要見到球員揮手回應也足夠開心幾年。訪問尾聲,記者問他們如果有機會的話,最想與中國女排做什麼,他們異口同聲:「最想和她們一齊去主題公園!坐坐過山車!」原因呢?「國家隊的球員都很年輕,有很多都是20多歲的小妹妹,相比起作風較開放的意大利隊,中國隊員平日訓練十分刻苦,精神上也繃緊很多,相信球員們也想藉今次訪港機會放鬆一下,如果可以找一天,讓她們離開訓練場地開心放鬆一下就好了!」此外,眾人還有個心願,就是希望排總能在港主辦女排聯賽決賽周,相信定可帶動香港提升國際形象,並且帶動本地排球甚或整個體育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