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Van應分段收費 司機乘客都懶理
不少紅色小巴設有分段收費,一般需要司機按拍卡機才能調校至較低收費。香港文匯報記者發現,有司機見乘客用2元優惠,卻沒有下調收費,例如有一條路線全程收費8.6元,中途上車的車資為5元,但司機見中途上車的乘客用2元優惠時就照收8.6元,以多賺3.6元政府補貼。
一位駕駛該路線的司機向記者解釋收費規則。他說,該路線是雙向分段收費,但來回兩程規則不同,「北上的班次,以上車地點進行分段,乘客無論在哪裏下車,只要是九龍城之前上車,都收8.6元,由九龍城開始上車的乘客就收5元,因此要求司機在進入九龍城前調整票價;南下的班次,以下車地點進行分段,乘客若在九龍城公眾街市前下車,只需付5元,但需自行調整票價,若在街市及之後下車,無論上車地點,及搭乘多長路段,都是收8.6元。」
額外多賺3.6元公帑
在了解此機制後,記者繼續搭乘實測,發現並非所有乘客都記得要求司機調整分段收費。在其中一趟非繁忙時間班次上,最少有兩位長者在九龍城公眾街市前下車,而他們上車時卻未有自行調整分段收費至5元。如此一來,每當有一位長者忘記要求調整票價,即有額外的3.6元公帑落入司機袋中。
有小巴業人士表示,相信紅巴司機並非刻意騙取公帑,但收費機制和方式有優化空間,「建議政府立法規定,所有小巴無論紅綠,乘客都必須上車付款。還可考慮以上落車在同一部八達通機器拍卡的方式,避免分段收費的爭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