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棚工疑中暑不治 暑熱警告下首例

◆ 昨日黃色工作暑熱警告生效期間,一名66歲男工人在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的教職員宿舍外牆棚架疑中暑昏迷,送院後不治。 電視截圖
◆ 昨日黃色工作暑熱警告生效期間,一名66歲男工人在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的教職員宿舍外牆棚架疑中暑昏迷,送院後不治。 電視截圖

  工會倡中午至下午2時停戶外工作 促立即檢討制度

  中暑是不見血的工傷,在昨日黃色工作暑熱警告生效期間,一名66歲男工人在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教職員宿舍棚架工作時懷疑中暑昏迷,送院搶救無效不治。據悉,死者過往沒有患病紀錄,這可能是工作暑熱警告實施兩個多星期以來首宗戶外工作者中暑死亡個案。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黃平對香港文匯報表示,事件反映工作暑熱警告制度仍有不足之處,應立即檢討完善,他建議酷熱天氣時,中午至下午2時一律暫停戶外工作,改為傍晚延長工時追回工期,相信能有效避免中暑。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勞工處昨日下午1時發出「黃色工作暑熱警告」。發言人表示,部分工作環境的炎熱壓力頗高,提醒僱主及僱員期間採取適當措施,以預防在酷熱天氣下或高溫環境中工作而引致中暑。

  該警告維持兩小時,直至下午3時取消,但在下午2時46分,中文大學新亞書院的教職員宿舍一名姓葉男工人被發現在3樓棚架維修鋁窗期間暈倒,倒臥棚架鋪設的過道上不省人事。工友其後發現報警,消防到場需攀出棚架,將該工人抬進室內,惜送院後不治。據悉,死者過往沒有患病紀錄,死因有待進一步調查。

  根據天文台紀錄,昨日下午2時至3時,沙田區氣溫介乎33度至34度之間。中大發言人回覆指,該宿舍早前出現窗邊滲漏,遂聘請承判商執行修補工作。校方早前已經指示有關承判商,須按照勞工處的指引包括《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安排工作,並提供清水飲用以及安排休息。發生意外的工人負責窗邊「唧膠」,昨日午飯後約一時半返回工作地點開工。校方對事件感到十分難過,會向承判商了解事件,嚴肅跟進,並全力配合政府有關部門的調查。

  勞工處回應表示,已派員進行調查,以確定事故原因。若調查後發現僱主沒有在合理地切實可行範圍內採取所需措施保障僱員在工作時的安全健康,會考慮根據職安健法例作出跟進,採取相應的執法行動。發言人強調,《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推出後,已同步進行宣傳和推廣,提升業界對預防工作時中暑的認知,亦加強巡查中暑風險較高的工作地點。

  「6月初即『出事』 更熱怎麼辦?」

  黃平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對事件感到十分痛心,「每年約有20多位工友中暑工傷,大都集中在最熱的7、8月份,現在才6月初就出現一宗中暑死亡個案,遲吓天氣更熱時,怎麼辦?」工會已派員到現場了解情況提供協助。

  死者在「黃色工作暑熱警告」生效期間開工「出事」,由於只負責「唧膠」工種,勞動量未必符合暑熱警告下的要求,黃平認為目前按勞動量分批休息的指引既複雜又不能顧及所有工種的情況。工會已聯絡政府部門和業界,希望能就工作暑熱警告,提出更加具體的工作指引:「現在幾乎都只是靠僱主或管工自行判斷如何休息,休息多久,而僱方也很難及時作出準確的判斷。」

  建議傍晚延長工時追回進度

  他強調,暑熱工作警告是好事,起碼讓勞僱各方重視酷熱天氣戶外工作的危險,但新措施剛剛推出,肯定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尤其近日勞工處發出的工作暑熱警告,短期內屢掛屢消,令工友們無所適從:「發出警告這麼兒戲,前線工友根本沒法跟從。」

  「才推出不足半個月,已經發現難以實施,應該立即檢討完善。」他質疑處方推出工作暑熱警告時表示,兩年檢討一次是不切實際的,又建議每逢酷熱天氣,應該一律要求戶外工作在中午最熱的兩小時停工,「每天最熱的時候就是中午12點到2點,如果這段時間停工,可降低中暑風險,傍晚延長相應時間工作,即可追回工程進度。」他希望勞僱雙方能盡快就此達成一致意見,盡快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