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追蹤/「AI孫燕姿」走紅 引爆版權大戰

繼繪畫、文案之後,AI又將觸手伸向了音樂圈。近日,在多個視頻及音樂平台上,「AI孫燕姿」儼然成為流量密碼,多個相關視頻收穫上百萬播放量。「AI周杰倫」、「AI陳奕迅」等虛擬歌手亦紛紛崛起,用「以假亂真」的音色,大量翻唱成名曲及他人歌曲,不僅賺足噱頭,還穩贏流量,甚至讓一眾忠實的歌迷粉絲「迷離雙耳」。AI技術再次被推至輿論的風口浪尖,有關AI歌手是否侵權的質疑聲,也紛至沓來。有法律界人士呼籲,應加強對於AI歌手運營主體的監管。\大公報記者 張寶峰、胡若璋
日前,有創作者在B站上傳「AI孫燕姿」演唱的《髮如雪》,短時間就獲得了超120萬的播放量,而其他創作者上傳的「AI孫燕姿」合集更超過300萬播放量。近兩個月,藉由AI分身,陳奕迅、周杰倫等知名歌手及樂隊紛紛在B站「出道」並發表「新歌」。由於AI歌手的演唱實在太過逼真,很多聽過的網友甚至歌迷都感慨「連換氣聲都能清晰聽到,咬字尾音都非常像本人。」
AI唱功了得 歌迷大飽耳福
其實,所謂的AI歌手,就是通過模型訓練和後期處理,讓AI用明星歌手的聲音翻唱其他歌手的歌曲。想要實現這樣的效果,首先要獲取某明星歌手沒有伴奏和混響的原始聲音。然後將這些素材作為目標音色輸入到模型中進行訓練,得到一個仿真模型。接下來,就可以用這個模型來轉換任意音色的歌聲。
眼下,這位「AI孫燕姿」的翻唱作品已經覆蓋了流行、民謠等各種風格。不少歌迷表示,能聽到孫燕姿的歌聲演繹自己喜歡的歌,感覺「大飽耳福」。由於這些AI翻唱者都是華語樂壇舉足輕重的人物,翻唱的作品也都是風靡一時的代表作,於是這股迅速颳起的「AI翻唱潮」也引發了很多人的集體回憶和懷舊之情。
涉嫌多項侵權 亟待立法規管
但在AI歌手製造全民狂歡視聽盛宴的同時,侵權成為不可迴避的問題。北京民商事律師李斌表示,從嚴格的意義上講,AI歌手由於並不是真實的存在,而是一個虛擬人,所以不能構成合格的法律主體。但每個AI歌手背後都有其運營方,相應的運營主體完全可以成為侵權糾紛的追責對象。
「在這一法律現象中,AI歌手的運營者不僅涉嫌侵犯他人的人格權,還涉嫌侵犯他人的著作權。這樣的糾紛,民法典和著作權法都可以成為權益主張者的法律武器。」李斌說,未來,關鍵是加強對於AI歌手運營主體的監管。具體辦法可以採取網絡實名制。一旦出現侵權糾紛,被侵權人就可以進行起訴。此外,還可以從AI算法的角度進行立法規制,但這種規制要做好權益保護與技術進步的平衡。
AI歌手迅猛發展的勢頭也引起了業內人士的注意。內地青年音樂作詞人李三木,曾為李榮浩、TFBOYS、炎明熹等歌手寫過歌。身在音樂製作第一線,如何用AI技術做音樂,李三木也不斷在觀察和嘗試。「近幾年AI技術在音樂行業裏其實已經有一些運用了,尤其是這個AI人聲的部分,某種程度來講已頂替了很多DEMO歌手的工作。」李三木表示,讓AI創作一些抖音爆款歌曲,確實可以享受「一鍵創作」的便利,但這種套路化的寫作,是否有利於音樂市場的良性發展,還是要畫一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