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透視】談黃金與金礦股

  恒生銀行財富管理首席投資總監 梁君馡

  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於3月初美國開始出現區域銀行事件後大漲,加上近日市場憧憬聯儲局加息周期將告一段落,金價於本月初曾經相當接近2020年8月的2,063美元/安士歷史收市高位。展望未來,金價利好因素仍有不少,包括美國經濟繼續下滑,甚至有陷入衰退的風險。此外,地緣政治風險問題促使環球央行去年買入黃金的總量創下歷年新高,尤其見到新興市場的央行仍然正在積極地吸納黃金作為儲備,避免過度依賴美元。筆者認為,若目前市場利率因憧憬減息而再度受壓,無息收的黃金便更有機會突破歷史高點。

  通脹壓力 採金成本年升18%

  許多投資者的疑問是,金價與金礦股的聯繫究竟為何?黃金價格創新高是否代表金礦股價也能創新高? 事實上,近年金礦股表現相對於金價較為遜色,主要原因是金礦商的總維持成本(即保持金礦運營成本,包含開採時的現金成本、行政支出以及礦產開發成本等)隨通脹走高影響也持續上升。

  據Metals Focus 統計,2022年金礦商的總維持成本按年升18%至每安士1,276美元,所以雖然金價上升,開採商利潤率仍然受壓。不過,市場分析員預測,隨着能源價格回落及通脹壓力逐漸紓緩,今年金礦商開採黃金的每單位成本或較去年有所下滑。若金價能繼續維持高位,今年金礦股的利潤率及盈利可望明顯反彈,這會是支持金礦股表現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雖然金礦股波動性較黃金價格更大,但這代表着潛在的升幅回報亦可能較金價高。年初至今,MSCI環球金礦股指數累升約17%,跑贏金價漲幅約6個百分點。黃金當然是傳統公認的避險工具,然而,可以留意金礦股股價的表現一般來說也與環球股票大盤指數的走勢相關性低。筆者認為,想要在投資組合中達成分散投資,加入黃金或是金礦股都可以起一定的作用。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 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