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報道】拆解私煙蠱惑招 黑市湧現白牌煙

◆深水埗一間辦館老闆落力向記者推介懷疑「白牌煙」。香港文匯報記者廣濟  攝
◆深水埗一間辦館老闆落力向記者推介懷疑「白牌煙」。香港文匯報記者廣濟 攝

◆有報販將疑似「白牌煙」擺放在當眼位置售賣,款式多樣。受訪者供圖
◆有報販將疑似「白牌煙」擺放在當眼位置售賣,款式多樣。受訪者供圖

◆記者發現疑似私煙代理的巢穴,但已人去樓空。香港文匯報記者廣濟  攝
◆記者發現疑似私煙代理的巢穴,但已人去樓空。香港文匯報記者廣濟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在其中一個煙盒上找到條碼,成功追查到疑似代理商。香港文匯報記者廣濟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在其中一個煙盒上找到條碼,成功追查到疑似代理商。香港文匯報記者廣濟 攝

  先為小量煙報稅換許可證 再用該證大量偷運未完稅煙

  香港特區政府早前增加煙草稅後,五花八門的走私煙湧現香港市面。香港文匯報持續追蹤發現,冒充大路牌子的私煙已大減,取而代之是「雜牌」、俗稱「白牌煙」雄霸私煙市場,從入口、「艇仔」分銷,到零售發售都甚有組織性。香港文匯報今起分三輯拆解其產業鏈內幕。本輯,記者順藤摸瓜,直搗疑似引入私煙的代理商及其巢穴,經調查發現該公司過去3年都有向海關申請許可證從越南輸入一隻不知名的香煙來港,每次入口量都不多,繳納不多的煙稅,報稱的入口量與記者在市面見到的流通量不符。據悉,這就是「白牌煙」的運作手法,先為小量香煙報關稅換取許可證,再利用許可證沒有綁定香煙批次的漏洞,重用該證偷運大量未完稅香煙來港。 ◆香港文匯報專題組

  自從香港早前上調三成煙草稅、每包香煙零售價一般加至73.75元後,私煙集團搶佔市場的攻勢更白熱化。香港文匯報繼早前踢爆油尖旺多區逾三成士多、報紙檔公然販賣平價的「雜牌」煙後,近日再次了解後發現問題惡化,一些過去沒有出售「雜牌」煙的檔攤也加入戰圈,售價一般介乎每包40元至50元不等,比香港特區政府徵收的每包約50元的煙稅還要低。假設這些「雜牌」煙有完稅,豈不是以成本價,甚至蝕本價出售?

  完稅單據無註明批次淪「萬能KEY」

  據行內人士介紹,香港私煙過往都會打着大路牌子(如萬寶路、萬事發等)旗號,聲稱是其他國家地區出售的正牌香煙,或者是翻版香煙,走私來港發售,但這種私煙很容易被戳破,因為大牌都有版權持有人,他們分得清是正牌、水貨,抑或冒牌。

  私煙假冒大牌子容易敗露,漸漸被私煙集團淘汰,取而代之是一種知名度低的「雜牌」私煙。它們多數產自東南亞「山寨廠」,煙盒包裝則符合香港特區政府要求,附有健康警告圖案。

  香港報販協會主席林長富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經營這類私煙的不法分子會為小部分的「山寨煙」向香港海關申請進出口牌照和許可證,「他們同時有好多櫃的香煙入境香港,只有一櫃循合法途徑抵港及送入保稅倉,出貨時清繳稅款,收到完稅單據後,就用這張單據套用在其餘多櫃未完稅私煙上。」

  他解釋,完稅單據沒有註明批次,使單據淪為「萬能KEY」,套用在未完稅的另一些批次香煙上,也能胡混過關,行內人士將這種只繳一部分煙稅的私煙稱之為「白牌煙」。

  查煙盒條碼搵經銷商地址人去樓空

  為挖掘其運作,香港文匯報記者在市區不同士多、辦館購買了4包「白牌煙」,大都沒有標明產地及代理商資料,以防被追查來歷,但棋差一着的是某品牌一款「Yellow Menthol」口味的香煙包裝上有一個條碼。香港文匯報記者遂翻查該條碼,成功追查到一間名為「KXX HX TRADE DEVELOPMENT CO LTD」的香港公司,以及一個位於葵青區的工廈地址。於是登門查個究竟,發現上址疑似是共享辦公室,但這個「煙竇」已人去樓空。

  記者再透過公開註冊資料發現,該公司報稱地址為九龍塘一唐樓21層C單位。記者到現場發現該唐樓樓高僅4層,沒有21層,該公司可能用虛假地址,掩人耳目。

  再深挖KXX HX公司的底蘊,線索再次浮出水面。記者在幾份網上資料中發現,該公司於2020年至去年曾由越南向香港入口該雜牌不同口味的香煙來港,並向海關成功申請入口許可證,惟每次輸港的香煙數量不多,以「Yellow Menthol」口味為例,2020至今總共入口僅1.2萬包,但記者近月巡查多個「白牌煙」零售點均見到該款香煙,流通量與其報稱的入口量不對稱,不禁令人懷疑該公司就是利用完稅單據的漏洞,運入大批未完稅的香煙來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