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梅足跡】填詞大師鄭國江

◆鄭國江為香港樂壇灌注不少正能量!作者供圖
◆鄭國江為香港樂壇灌注不少正能量!作者供圖

  車淑梅

  香港電台剛舉行過「香港公共廣播95周年,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回想1979年香港電台始創「中文金曲,頒獎典禮」,第一屆在酒店舉行,填詞大師鄭國江老師(1992年度金針獎得主)回憶起來仍然津津樂道,「這是我的第一首金曲非常興奮啦,那是我第一次為小鳳姐(徐小鳳)填詞,不知道該旋律該寫什麼內容,我想她一向唱國語歌曲,不如就以何日君再來點小菜留住你的情節。但後來小鳳姐來電說唱不到這種情歌,要我當她男歌手……結果我寫了中性的《風雨同路》,她唱得真好!」

  鄭老師是小學教師,他是怎樣加入填詞行列的呢?「我自小志願做小老倌或者電台播音員,所以在工餘時間我到浸會大學傳理系進修,也經鍾景輝大師介紹入了TVB做兒童節目,後來也到麗的映聲幫忙演藝節目。當年麗的高層雲影畦認為香港九成以上是廣東人,為什麼要唱國語歌?於是要我改編一些歌曲成為廣東歌,我寫了第一首由《山前山後百花開》改編的《山前小唱》,由節目主持人李道洪、梁小玲唱了好受歡迎。最難忘那年聖誕節我寫了一首《聖誕女人》由阮兆輝演出,他穿着瑪麗蓮夢露的服飾,裙子飄起現出了毛腿,大叫我是瑪麗蓮懞佬!全場爆笑,當年的藝人好正,60分的歌詞,經他們演繹就變成120分了!」

  為什麼老師會懂得寫歌詞?「這是上天給我最大的禮物,我都不知道自己血液裏面流動着這一份元素,執筆便可以寫,我也很羨慕自己。當年我去唱片公司填詞一切都是機緣,因為麗的小劇場受注目,《歡樂今宵》請我逢星期三寫一個短歌劇,我照做而且很受歡迎。當時EYT演員人人能歌善舞:汪阿姐、森森、斑斑、鄭少秋等,後來琴姐(李香琴)將我介紹給風行唱片公司,我用上筆名鄭一川、江羽等,因為當年的粵語歌會有些什麼數波波……他們不知道我寫的粵語歌並非那一種,但我怕影響學校,所以汪阿姐的《熱咖啡》她也不知道是我寫的,哈哈哈。」

  當年填詞界黃霑、盧國沾、鄭國江三雄鼎立,「是的,我們就好像盧國沾所言是3位武林高手,看對方出什麼招數,就想辦法去破解!我們互相欣賞和學習,一齊進步。後來黃霑將《獅子山下》的創作原稿由第一份至完成,共6版都送了給我,還給我寫了一封信,他覺得這個過程對我好有幫助,令我了解一首歌要經過千錘百煉,甚至完成了都要改動。我好幸運遇到好多貴人,幫我、扶我。而盧國沾的好作品實在太多,他對歷史、國學的修為全面,寫的歌詞好多家國和鄉土情懷,非常優秀。」

  82歲填詞大師鄭老師寄語新一代填詞人要認真去做,勇往直前,「我相信黃霑那一句︰不信人間盡耳聾!要做出色的填詞人什麼條件都不需要,正如葉紹德的那一句︰邊學邊做、邊做邊學,等於黃霑在茄哩啡電影中的一句︰話我無料咩?我死命學!只要認真用心去做一定會有好作品,可能今天沒有,但明天就會有!」

  鄭國江老師謙稱自己並非殿堂級填詞人,只是飯堂級填詞人,他的歌詞要和大眾聯繫,不要升上遙不可及的殿堂,「歌詞最大的功能是陪伴,作品可以陪伴不同需要的人是最快樂的,寂寞的人得到安慰、失落的人得到希望重新振作、病中的人得到支持和溫暖,而其中最大功用就是歌詞能夠改變社會的不良風氣和現象,那是最大的功績和最大的滿足感!」

  鄭國江老師,其實這一切一切你早已做到!我們都分分鐘需要你!感恩有你為我們時刻灌注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