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禁區紙」無聲氣 車主白交泊車費



跨境私家車續期審批緩慢 汽車滯港須月花兩千元租車位
兩地全面復常通關以來,跨境私家車的續牌申請倍增。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到運輸署直擊現場人山人海,多名司機反映俗稱「禁區紙」的「過境車輛封閉道路通行證」審批緩慢,遞交申請一兩個月仍無進展,汽車滯留香港。不少「雙城生活」的跨境車車主等候審批期間,每月額外花近兩千元在港租用車位安放汽車,更影響其跨境生意業務。雖然運輸署職員已於平日及周末加班工作、調配及增聘額外人手等,但審批工作仍「大塞車」,至今有約三千宗個案尚待處理,署方目標於本月底前審批積壓的個案申請。◆香港文匯報記者 廣濟
全港有數萬輛跨境私家車。與天天都要運貨的跨境貨車不同,三年疫情期間它們大多數處於停駛狀態,大部分車牌過期仍未續牌,隨着今年初兩地復常通關,大批跨境私家車司機一窩蜂辦理續牌手續,以致相關服務「大塞車」。
運輸署冀月內處理三千宗積壓申請
據了解,跨境車牌過期的私家車必須親臨兩地「過三關」辦理續牌手續,包括先向廣東省公安廳申請「粵港澳機動車往來及駕駛員駕車批准通知書」,俗稱「批文」;車輛來港後,除與普通本地汽車一樣續領香港車牌外,還需前往元朗橫州向俗稱「中檢」的中國檢驗有限公司進行驗車,最後步驟便是向運輸署過境服務分組申請為「禁區紙」續期。
香港文匯報記者日前到運輸署的過境服務分組直擊排隊情況,現場逾百人擠滿辦事處,部分人反映「三關」之中首兩關都很便捷,沒料到只涉及文書工作的「禁區紙」續期最費時,不少人遞交申請超過一個月仍未有音訊,故到現場了解。
駕駛者李先生想重過港深「雙城生活」,早在2月23日向運輸署提交「禁區紙」續期申請,「當日是親身去到辦事處交文件,見到現場張貼公告顯示:申請處理至2月1日。」即當時該署仍在處理2月1日前提交的申請。
遲遲未等到回音的李先生,3月17日再次前往辦事處了解,公告變成「申請處理至2月15日」,接近一個月,運輸署才消化掉15天積壓的申請,他說:「我在內地開廠,只有這一架跨境私家車可以用,平時都靠它接載客戶來往兩地,如今只能帶客戶搭港鐵了。」
辦妥無通知 需即場取籌領證
到本月14日,他再到香港辦理其他事務,並到運輸署過境服務分組「搏一搏」,沒想到公告顯示申請已處理至3月16日,其「禁區紙」日前就已辦妥,但未收到任何通知,他即場取籌及花3小時處理才成功領到「禁區紙」,其汽車可北上,之前預繳的泊車費「白交」了。
李先生表示,理解特區政府辦理積壓個案需時,但認為「禁區紙」的申請及處理方式僵化及欠缺透明度,「無論在香港還是內地,很多政府部門都已採用網上申請的方式,但禁區紙仍需親身或委託人前往交文件,或郵寄,無得網上申請;其次車主們根本沒有途徑可以查詢到申請進度。」
逾月未辦妥 申請如石沉大海
居於深圳的港人王先生向香港文匯報記者投訴,他3月初通過郵寄方式將申請表和「批文」寄往運輸署過境服務分組後,超過一個多月都未辦妥,最叫他無法接受是申請如石沉大海,「我多次打電話及發電郵詢問,得到的回覆都是處理中或已轉達,疫情前運輸署對外公布禁區紙要7個工作日完成,如今變了無限期,還需要等多久完全是未知數。」
由於「禁區紙」遲遲未辦妥,人車未能同時北上,他唯有在港租場安置汽車,「車用不了,還要白白每月交近2,000元停車費。」王先生在深圳還有另一輛跨境牌的私家車在深圳使用,他擔心汽車又被「禁區紙」卡住滯留香港,所以未敢駛返香港續牌,「就是怕又被禁區紙拖住,兩架車若停在香港而無法開回內地使用,就得不償失了。」直至日前,他才成功申領「禁區紙」,前後花逾一個月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