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步向「超級單身社會」激化人口危機

  2040年單身比例料達47% 未婚「少母化」加劇出生率下降

  香港文匯報訊 日本人口下降問題日益嚴峻,備受各方關注。根據當地研究機構推算,到2040年,日本成年人的單身者比例將升至47%。日本單身問題研究者、專欄作家荒川和久在「President在線」網站撰文稱,只要未婚化和「少母化」(即生育的女性人數減少)持續,那麼這一趨勢就無法阻止,指出未來的日本將成為半數人口是單身的「超級單身社會」, 人口下降危機勢進一步加劇。

  2020年人口普查對日本成年人口以婚姻狀況進行劃分,未婚、離婚及喪偶的單身人口總數達到約4,930萬。據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推算,到2040年,日本成年人中已婚人口比例為53%,而單身者比例為47%,也就是兩者比例幾乎持平。相較於已婚人口從2000年峰值後逐漸下降,單身人口則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一直快速增長。此外,去年日本65歲以上老齡人口達到3,623.6萬,老齡化也意味着老年單身人口增加。

  價值觀轉變減年輕人結婚慾望

  事實上,日本年輕人到30多歲仍單身的人不在少數,一方面是因為沒有結婚的慾望,隨着現代社會價值觀的轉變,女性在職場上的地位逐漸提高,更具備自主選擇是否結婚的能力,同時年輕人也更強調個人獨立,不再像過去將結婚和組織家庭視為必要的人生選擇。另一方面則是受經濟能力限制,日本許多婚姻介紹所收費不菲,入會需要數萬至十多萬日圓,每月還需要繳納一至兩萬日圓(約585至1,170港元)的會費,一些經濟拮据的打工一族不敢問津。

  統計顯示,日本2020年男性的終身未婚率(即50歲時仍未結婚的比率)為28.3%,女性為17.8%,均創下歷史新高。在結婚數量方面,相較於1972年峰值約110萬對,2021年降至不足50萬對。這也意味着更低的出生率,去年出生的嬰兒數量自統計開始以來首次跌破80萬。

  專家:有能力生育女性數量減少

  日本政府為應對出生率下降,積極呼籲更好地為養育子女提供支持,但遺憾的是,這些政策未能有效阻止出生率下降。荒川和久認為,並非是現在的已婚女性不願生孩子,實際現在很多已婚夫婦都育有兩個或以上的孩子。與上世紀八十年代相比,現時日本已婚女性生孩子的數量並沒有明顯變化,現在生育3個以上孩子的已婚女性比例,甚至比上世紀七十年代「嬰兒潮」時期還要高。因此當下的問題「並非少子化,而是少母化」,出生人數下降是因49歲以下有能力生育的女性絕對數量減少。

  日本人口另一個問題是老年人的高死亡率。根據日本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的統計,今後連續50年每年都有超過150萬老年人死亡,假設日本今後的出生人口仍保持每年約80萬,便意味今後的死亡人數將是出生人數的近兩倍。因此預計到2100年,日本的總人口將減少到現在的一半。

  荒川和久這篇文章在社交網絡上引起不少爭議。有網民評論稱,「單身社會是所有發達國家面臨的共同問題,因價值觀變化導致不婚人士增多可以理解,但關鍵是很多人因為經濟原因而無法結婚生育,這才是需要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