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抵港婦體內藏毒 屙出一公斤可卡因

◆女子在醫院排出的丸狀毒品。香港文匯報記者鄺福強 攝
◆女子在醫院排出的丸狀毒品。香港文匯報記者鄺福強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本港迎來恢復全面通關後首個復活節長假期,出入境旅客驟增,有毒販亦伺機進行跨境販毒活動。海關前日在香港國際機場截查一名非洲來港的外籍女「遊客」時,發現其預定的酒店為虛構,更懷疑其於體內藏毒,遂安排對方到醫院檢查。至昨日,該涉案女子已排出約一公斤可卡因,市值約90萬元。由於不排除其體腔內仍藏有毒品,需繼續留院接受醫學觀察,相信稍後會檢獲更多毒品。該女子已被控一項「販運危險藥物」罪,今將押解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

  預定酒店名稱屬虛構

  涉案被捕的外籍女「遊客」,35歲,報稱任職資訊科技經理,於前日由非洲肯尼亞首都內羅比乘搭客機,經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抵港。在進行清關手續時,關員向其查詢行程安排,發現她所預定的酒店名稱屬虛構,而其所填報的酒店地址亦沒有酒店存在,其報稱留港天數與入住酒店的天數亦不符。經再三查問下,關員更加懷疑其有體內藏毒嫌疑,於是安排她到伊利沙伯醫院的羈押病房檢查。

  經通宵扣查至昨日傍晚前,涉案女子已排出多達67粒丸狀異物,化驗相信為可卡因毒品,共重約一公斤,遂以涉嫌「販運危險藥物」罪將其拘捕。

  香港海關毒品調查科機場調查課署理高級調查主任姚文顥昨日表示,隨着香港與內地和國際恢復便捷往返,訪港旅客人數亦逐步增加。海關會繼續根據風險管理的原則,重點揀選來自高風險地區的旅客作清關檢查,確保有效打擊跨境販毒活動。

  姚文顥指出,涉案女子偷運毒品入境的路線非首次被本港海關識破。由於毒販經非洲乘飛機來港需時十多個小時,吞入體內的毒品一旦爆裂,將十分危險。

  今年3月11日,本港海關亦破獲一宗入境旅客體內藏毒案。一名30歲外籍男旅客經由非洲東部烏干達及埃塞俄比亞抵達香港國際機場後,由於只得一件手提行李及預訂酒店日數與留港日子不相符,引起關員懷疑。

  經深入調查後,懷疑其體內藏毒,其後將之送院,至翌日共排出49粒膠囊、總重約640克冰毒,市值約35萬元。該案為海關今年首宗偵破的航空旅客體內藏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