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邁向全島封關 2025建成自貿港

  圖:圖看封關運作
  圖:圖看封關運作

  在「封」與「放」辯證合體中,海南啟動「全島封關」準備的消息近日引發海內外高度關注。3月29日,海南省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過去五年中,海南自貿港建設開局起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實現重大突破,正逐步構建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全面啟動全島封關運作準備,確保今年具備封關硬件條件、明年完成封關各項準備、2025年底前全島封關運作。

  專家對大公報表示,在打造開放新高地的過程中,海南在制度、措施、人才等多方面需向香港「取經」,這將孕育出瓊港合作諸多新機遇。未來,海南完成全島封關和高地建設後,也將與「東方之珠」帶動中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邁向深度合作共贏的新軌道,「島珠共舞」高質量發展。\大公報記者 張寶峰北京報道

  「封關」是一個海關術語,即海南全島成為一個「境內關外」區域,海南島內可以享受零關稅等優惠政策。封關運作主要是在海南與境內其他區域的分割線,按照「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管理模式進行(詳見圖)。國外商品能相對自由地進入海南,但從海南再進入到境內其他區域,按照和境內其他區域一樣的海關管理制度進行管理。估計,落地免稅政策將吸引大量遊客和定居者,帶動服務業以至貿易結算等配套金融服務發展。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將使投資者在海南尋求更多發展機會。

  據了解,海南已全面啟動全島封關運作準備,主要包括64項工作任務、31項建設項目和27項壓力測試事項,目前正在密鑼緊鼓推進,確保今年具備封關硬件條件、明年完成封關各項準備、2025年底前全島封關運作。海南現代管理研究院院長王毅武解讀,「一線放開」意味着和全世界連通更順暢;「二線管住」表明以後海南自貿港和國內連通是有管理的連通,對象主要是貨物、商品、運輸工具,而不是人員,人員將採取便利化、無感化的管理。很顯然,海南封關是中國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也是實施政策、制度改革的先鋒試驗。

  專家:瓊港聚力金融業合作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院委兼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1日對大公報說,在海南建成自貿港前,將有大量與香港合作的機遇。

  「目前,海南的金融業仍在培育過程中,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保險市場,海南要想取得突破,就必須通過香港,實現其金融功能。因此在國際金融及貿易領域,海南必然要與香港發生大量的交流與合作。」劉英指出,在軟件方面,比如自貿港的制度、規則、平台、人才等,海南可向香港取經。

  「即使在海南建成自貿港之後,香港與海南也是強強聯合的關係,而不是競爭關係。」劉英認為,海南面積更大,在旅遊購物方面更有潛力。香港優勢是高端化、集約化、精緻化,二者定位不同,強強聯合後將產生出不可估量的疊加優勢、集聚效應和輻射作用。

  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日前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2025年封關後海南貿易一定是離岸貿易。海南未來可能是香港+,這個「+」就是服務功能,是「香港+佛羅里達」。劉英說,在真正建成自貿港後,海南將與香港一道帶動中國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在中國從第二大經濟體發展成為第一大經濟體的進程中,我們需要也有能力容納兩個大型的自貿港,屆時,世界將共同矚目中國南方的『島珠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