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插班生增 新生讚師生熱情友善

◆聖士提反堂中學2月接獲的單程證學生插班申請數目急升。 香港文匯報記者姜嘉軒 攝
◆聖士提反堂中學2月接獲的單程證學生插班申請數目急升。 香港文匯報記者姜嘉軒 攝

◆馮銳澤(左)和江瑩瑩分享在學生活和感受。 香港文匯報記者姜嘉軒 攝
◆馮銳澤(左)和江瑩瑩分享在學生活和感受。 香港文匯報記者姜嘉軒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隨着香港與內地恢復全面通關,學生流動亦漸復常。位於中西區的聖士提反堂中學,於2月期間接獲15份內地新來港學童的插班申請,較疫情前急升六倍,相信與疫情期間累積不少有意來港學生、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關係日益緊密、本港大學具吸引力等因素有關。有1月底來港插班的中一新生分享道,其父母原定三年前已計劃安排自己來港讀書,但因疫情影響一拖再拖,更令自己跟父母分隔兩地,感嘆讀書煮飯「一腳踢」壓力不輕。他很開心現在可每天見到父母,也為關愛友善的校園環境感高興。

  「之前我是自己在深圳生活,父母則在香港。雖說哥哥都在深圳,但他在上大學不能經常回家……當時學習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傍晚6點多放學,而且有很多作業,然後我還要自己做飯之類。」剛於1月底以插班生身份入讀聖士提反堂中學的新來港中一生馮銳澤分享道。

  馮銳澤的來港證件三年前已備妥,但後來因香港疫情較嚴重,「聽說只能上網課,擔心影響學習。」當時,他只得暫時留在深圳與父母分開,直到疫情漸退兩地通關復常,總算能跟父母團聚,「現在每天都見得到他們,還是挺開心的。」

  銳澤記得,自己來港首天上課時很緊張,幸好老師同學們都非常熱情,「一進班房時,老師讓我放鬆一點,同學們則用普通話跟我打招呼。」經過一個多月的適應,他已相當投入校園生活,有參加籃球隊及學習演奏長笛,「還未適應的應該是廣東話吧,有時聽課不太清楚,然後我盡量會找同學幫忙,或是放學再問一遍。」他更打算日後在家多用廣東話與父母溝通,以及多看廣東話的電視新聞,加快融入本港生活。

  該校已來港多年的中四女生江瑩瑩分享道,該校老師尤其關注對新來港學生的狀況,亦有提供英語支援班支援學生追上學習進度,「我之前上英文增潤班時也做過文憑試英文卷,初時覺得好難,完全不會做,但經過慢慢由淺入深,現在英文水平都有提高,特別是閱讀理解部分。」

  校方:一個月收15份插班申請

  聖士提反堂中學校長麥偉麟表示,過去三年的疫情,窒礙持單程證的內地新來港學童到港升學。隨着通關復常,該校短短一個月收到15份插班申請,較疫情前每月兩三份急升六倍,主要申請插班入讀初中級。校方至今已取錄其中六人,中一及中二各一人,另四人讀中三,而全校計現有50多名新來港學生。

  副校長張雪嫻補充,3月份插班申請數字已稍為回落,「好想來的那一群,一復常就會來爭取插班讀下學期,但現在家長們都明白,本學期餘下時間不多,因此他們開始會查詢新學年的入學事宜。」她估計不少家長會趁五一長假帶子女來港報名面試,「如獲取錄暑期就會來港,預備9月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