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自由戲】東坡續弦娶妻妹 共度患難見真情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王弗的早逝雖使蘇軾失去心中摯愛,還失去了一位良師益友。然而蘇軾與王姓女子的緣分並未畫上句號。
有人說,王弗臨終前,將堂妹託付給蘇軾;也有人說,王閏之早傾慕於姐夫,自願代替姐姐,照顧蘇軾。無論怎樣,都改變不了蘇軾與王閏之相濡以沫,患難與共的夫妻情。
王閏之是陪伴蘇軾時間最長的女人。她出生農家,有着農家婦女刻苦耐勞的優點,是治家能手。一次,蘇軾與兩位朋友相聚,見「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便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餚,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此時王閏之便端出美酒,並言道:「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於是蘇軾與友人攜酒遊與赤壁之下,並有了千古名篇《後赤壁賦》。
王閏之的教育程度比不上王弗,或許未能如姐姐般充分了解丈夫,未能成為蘇軾最得力的幫手,但她永遠在蘇軾最需要的時候,悄悄地出現。蘇軾與王閏之就是那種柴米油鹽的尋常夫妻。
蘇軾一生中遭遇的最大坎坷,就是「烏台詩案」,此時陪伴在蘇軾身邊的就是王閏之。「烏台詩案」後,蘇軾被貶黃州。初到黃州,蘇軾衣食無着,要親自耕作,以供給全家人衣食。與蘇軾一起在田野赤腳躬耕的女子,也是王閏之。
王閏之陪伴蘇軾走過了二十五年的風風雨雨,於元祐八年病逝於京城。王閏之的病逝,對於蘇軾來說,又是一沉痛打擊。
由於教育程度的上的隔閡,蘇軾對王閏之的感情一直看似有點淡漠,不如對前妻那麼敬愛兼至。
不過王閏之一切依從他、敬愛他,尊重他一切的愛好;特別是在蘇軾遭受政治劫難時,她以最堅強的毅力,為丈夫撐起門戶。最終患難中的真情感動了蘇軾,正因如此,蘇軾最後選擇與王閏之合葬——「旅殯國門,我實少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嗚呼哀哉!」
建中靖國元年(西元1101年),蘇軾與三個兒子離開儋州北上,來到南安的時候,正是正月十五。
如果王閏之還活着的話,這一天,就是她的生辰。
王閏之過世後第二年,蘇軾被貶惠州。這時,陪伴在蘇軾身邊的女人是王朝雲。
蘇軾被貶惠州時,早就練成了詼諧豁達的心態,看着這個身邊女子,寫下了一首《朝雲詩》。
不似楊枝別樂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阿奴絡秀不同老,天女維摩總解禪。
經卷藥爐新活計,舞衫歌扇舊因緣。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陽雲雨仙。
這首詩蘇軾是在感嘆王朝雲與自己患難與共。她沒有像白居易的樊素一樣,見蘇軾老了,遭難了,就跑了,而是像劉伶元的樊通德,與蘇軾生死相依,千里奔波。
王朝雲,成了顛沛流離的蘇軾人生中,唯一的依靠。然而,災難再一次降臨到蘇軾身上。
到達惠州僅僅兩年,年僅34歲的王朝雲,便生了重病,一連數日,臥床不起。蘇軾看着眼前這個骨瘦如柴的女子,想起她年輕是嬌媚可人的模樣,心如刀絞,卻又萬般無奈。
不久之後,王朝雲病逝。
從王弗到王閏之,從王閏之到王朝雲,蘇軾先後送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女人。那種悲涼,那種思念,在一次又一次的離別中,愈來愈濃。
◆ 籲澄(資深中學中文、中國歷史科老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教學經驗豐富,曾出版多本暢銷中文、中國歷史參考書。)
逢星期四見報